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四一)
2007年04月10日10:39文章来源:uedbet官网西甲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4262 字体: 繁體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四一)

1.6.4.4 佛教消极
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佛教只教会人如何消极遁世、逆来顺受,而没有教导人如何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且没有国家、父母观念,如此阴暗愚昧的宗教岂能信受?”
我说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提出这样观点的人必然没有真正接触过佛教具体教义、行道法门,而是道听途说之辈。道听途说焉能知其真假?欲辩虚实就应当全面接触,具体了解,据实推断,深入分析,如此才能知道虚实真假,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粗枝大叶之见,误传误导之见。
佛教属于消极遁世、安于现状的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反映,这是我上学时,马克思追随者在教科书中写明的对所有宗教的基本看法。那时我还很小,对老师的言语自然确信不疑——这种敬师而不疑的心态,相信学生时代普遍存在,但是这样的说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让我产生了怀疑。在深入探求人生真理路途上,我可能比一般人思考的多些时间,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我就萌生探求人生意义的念头,但是由于学习繁重,思考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从高一开始,虽然仍对学业用心,但是却有一半甚至更多时间用来思考人生问题——这是与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观念背道而弛的,因为高中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或/和找个好工作、人生伴侣——然而这种思考很表浅,因为就没有一本书能够把人生意义说清楚,均是人云亦云,与现实社会存在巨大矛盾。到高三时只是明白了人死续存论与所谓的唯心主义、一般有神论是存在很大区别的,不能相提并论的。但这仅仅是朦胧感觉,尚未形成清晰的理念,更加没有想通如何才能证明出人死续存论是确切的结论。这种求知欲甚至催我放弃高考,用心来解决这个人世最大的悬案——即便是失败,也再所不惜。
如今,这都已经过去,但是学生时代的天真,执着的追求并没有结束,而是形成现在比较清晰的人生理念,这种断疑幸福掩去了大学之梦梦断腐败的失落心情,这或者就是有所失,就会有所得罢。
我曾经看过许多宗教典籍,但都对人生的许多问题说不清,道不明,而哲学著作对人死之后是有是无都说不清楚,何况其他?人生意义就更加含混了。在日积月累的探求中,对佛教典籍逐渐有了接触,深思之下,为之兴奋,因为从前的许多疑问早已有了答案,只是没有被人发掘罢了!面对曾前所受的教育,感慨万分!拥有过学生时代的辉煌,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今建立了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无神论与有神论相结合产物,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对于佛教是消极遁世之说,纯属片面之见。佛教是讲求实践的宗教,其具体的实践方法主要是十善、四摄、六度、八正道、三十七品道。这些具体的实践法门没有一处可以证明出存在“消极遁世”行为。对于十善,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就不重复了。这里简单谈谈四摄、六度、八正道、三十七品道,若想要真正明白十善、四摄、六度、八正道、三十七品道这些佛教具体实践法门,可以参看本人写的有关文章。
四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照的四种引导百姓向上向善的行为准则,即布施摄化百姓,爱语摄化百姓,利行摄化百姓,同事摄化百姓。布施摄化百姓是指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满足百姓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通过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赢得百姓的信任,而后运用百姓对你的信任去引导百姓如你一般追求向上向善的人格魅力。爱语摄化百姓是指时常运用亲切关怀的语言、文明礼貌的语言、诚恳切实的语言,赢得百姓对你的爱戴、尊敬,而后引导百姓追求正确的人生信仰并具体实践。利行摄化百姓是指经常从事有益于大众利益的事业,时常助成他人善举,通过无怨无悔的坚贞的益众善举赢得百姓的称赞与肯定,通过百姓的首肯拥护,引导百姓追求理想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为之奋斗终生。同事摄化百姓是指常有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具体行为,走到群众中去,与百姓打成一片,建立鱼水情,通过与百姓之间的平等信任纽带,引导百姓思善、思强、思进、思富、思智,追求圆满人生。
这四摄的具体实践是否存在“消极遁世”呢?
六度是指六种追求佛道的具体实践行为,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具体的作为。这六度内容非常丰富,就是三天三夜也是讲说不完的,因此只能有选择的讲说一点。布施就是给予他人物质、精神上的实惠,且不计较任何报酬;持戒就是按照佛教规定的几百条戒律、几百条礼节规定具体作为,哪怕牺牲生命也要保持戒律的清白——它既包括世俗间的法律,也包括佛教自身内在规定的行为准则,必须无条件执行;忍辱就是忍受世间的各种苦难,经受住世间中在错见驱使下形成的错误打击、破坏、引诱、陷害,坚持正道、坚守信仰决不动摇,且对一切打击、破坏、引诱、陷害的实施者无怨无恨,不思反报;精进就是树立终生学习的坚定信念,刻苦学习一切知识,钻研一切未知领域,以怀疑一切的眼光,坚持不懈的努力探求真理,去伪存真,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邪说不动摇、不妥协,在具体行为上,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放纵自己,意志决不颓丧,情操决不丢弃,失败决不气馁,成功决不自封;禅定就是时刻具有清醒的头脑,以静思冥想为方法,以具体事实为切证,分辨真假虚实,为保持旺盛的体力、脑力,时常静坐修行,乃至获得神通成就,进一步认清事物的本质、发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法门解决已经存在、即将发生的矛盾;智慧就是努力通达世间的哲学、医学、语言语法、水利建筑工程、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数学、政治经济学、动植物学等一切知识和技术,并且在通晓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内在规律,最终运用事物的内在规律解释存在的疑惑,解决复杂的矛盾,采用合适的方法循循善诱百姓共进文明、繁荣、富强、和善、真诚、美好的庄严大道。
这里,佛教的六度法门是否是消极、阴暗的行为?
八正道是指八种正确的修行、实践的道路,与(八)邪道相对。我们生活中碰到一些邪教,对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有所认识,但对于邪教的批判却是没有力度的——仅仅从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三反”着手批判,没有抓住邪教的具体归向,没有真正认识邪教的实践本质、实践目的,这是远远不够的!这里不适合对邪教进行批判,若是想具体了解我依照佛教内容对邪教十个方面的错处批判,可以参看本人写的有关文章。
八正道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顾名思义就是正确的见解之意。具体说来就是对于对立统一规律、世间的正确知识有清晰认识,对于人死永灭论、人死续存论、灵魂不死、神意志论、唯宿命论、机械唯物主义、唯心论、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等等意识形态的内容能够区别对错,对于认识论、方法论能够知其正确错误。
正志,就是正确的理解、思维思想世间的一切事物变化过程和其内在规律,以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事物本身,而不以主观意志认识事物;以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类比推理认识事物之理,不以主观的、片面的、错误的类比推理认识事物之理。
正语,就是纯正净善的语言。具体地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明礼貌语、亲切真挚的语言,而不是使用假话、损话、漫骂、诽谤、诅咒、恶语、粗话、恐吓、冷语、欺诈语言、傲慢语言、色情用语、挑拨语言、戏谑语言、火上浇油、栽赃陷害等等语言进行社交活动。
正业,就是以正当的行为处理生活事务,知道当为则为,不能为则不为。凡强人所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腐化堕落、阴谋陷害、沉湎酒色、见死不救、虚假广告、吃喝嫖赌、欺横霸市等等行为悉皆远离。
正命,就是正当的生活方式,以合乎社会道德、法律允许的职业养活自己——严格来说是以符合佛教戒律的职业谋生,因为社会道德、法律允许的职业未必是佛教许可的职业,具体就不多说了。这些正当职业是很多的,比如,公职人员、医疗、经商、运输、餐饮业、企业、旅游业等等。不正当的职业,如偷窃、杀手、卖淫、男*、走私、贩毒、赌博、占卜等等。有了正当职业就该正确履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而不当玩忽职守、懈怠放任。日常生活中,采用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简朴、量力度支、饮食有节、房事有度、不攀不比、适当锻炼、孝养双亲、尊师敬老、遇疾求医而不迷信邪理等等。
正精进,就是用正确的方法、途径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使善长流,使恶永息。也就是对已经知道的过错、生起的恶念决不姑息养*,尽力纠正;对还没有形成的过错要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对已经明确是正确的行为、人生目标,要力克险阻,坚持到底,努力实现、完善,决不半途而废;对没有觉醒和建立的有益行为、人生目标,要及早觉醒、树立之,并努力培养壮大。
正念,就是正确的记忆、明念正确的理论、思想、信念,而不浑浑噩噩,不给邪思错见以可乘之机。始终牢记对立统一规律、真善美的处世原则,在单人独处和与人共处均能保持良好的人格形象,不为利诱,不畏强暴,自始至终都以真理为是。
正定,就是正确的修习禅定,在遇有心思烦乱、内心躁动、情绪恶劣、草率行事、真假难辩、前途未知等等情况时,能够端坐身形,收心止念,专心致志,认真分析思虑各种情况,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获得迎风破浪的身心乐趣,实现真理永驻。
这八正道是否消极阴暗呢?
三十七品道内容更加繁多,包括三十七种行道法门,就不繁述了。总之,佛教具体的实践行为中,并没有丝毫消极阴暗的地方,否则佛教具体的实践法门就无法进行有效实践了,你说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觉,是因为世俗百姓大多由于情场失意、官场失意、商场失意、生活无依、战火连天等各种“失意无*”情况下选择出家,而很少有追寻智慧等出家,这从感觉上自然极易形成佛教“消极阴暗”的错觉。实际上对吗?如果佛教确实是“消极阴暗”的,而这些人因“失意无*”而选择出家,那岂非雪上加霜,从而使这些人各个离世弃生?另外,佛教现状也是一个形成佛教愚昧、消极的客观原因。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到如今的佛教教众中,大多数是老头子、老太太,而在这些人当中文化水平多数不高。他们大多数对佛教教义不明了,解说佛法往往志在劝人行善,却又说不所以然来,这样自然会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就有佛教愚昧、消极的感觉了。
对于国家政权组织来说,执政党、参政党若能够按照十善、六度、四摄、八正道、三十七品道具体要求去做,执政党和参政党各个党员必然会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国家就必然是安定、团结、繁荣和发展的局面,社会就必然会形成崇尚道德、敬重法律的大好风气;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若按照十善、六度、四摄、八正道、三十七品道具体要求去做,自身人格必然是高尚的,社会公德必然不会侵犯,家庭美德必然不会冒犯,职业道德必然不会违犯,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恐怖活动、分裂行为、封建迷信活动、背理习俗等就将大大减少。——我们虽然不能时刻的、永恒的、完全的、真正的做到十善、六度、四摄、八正道、三十七品道、四无量心,可以要求自己努力的、经常的、持久的、思求的做到十善、六度、四摄、八正道、三十七品道、四无量心,则是应该的!
至于说佛教没有国家、父母观念,绝对大错特错!这些内容非常繁多,必要以专题破析,这里就只能免去了。有兴趣者可以参看本人撰写的有关文章。
对佛教的认识,普通百姓往往处于局外而观,如此品头论足难免错误百出。至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类观点并不适合用于佛教的评价。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必定是建立在对某一事物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没有具体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任何真理、规律、知识、发明创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局外,我们岂非都能“旁观者清”哉?!若想真正“旁观者清”,何不接触、研究佛教?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旁观者清”啊!
1.6.4.5 世俗百姓对佛教的几点误解
世俗百姓对佛教有深深的偏见/误解,这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主要说几个与本书有关的问题。
1、佛法不同于西方哲学上的唯心论
这一点本书已多次强调。西方哲学自古就有第一性、第二性之争论,而这在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系中根本就不能使用。矛盾的对立双方岂能争出个第一、第二来?简直乱弹琴!
身心,或说物质与精神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如何能顾此失彼?佛教提出的许多思想,比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均是强调身心作为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不能片面强调对立,也不能片面强调统一,更加不能从对立中孤立的取出一方而论说第一、第二。
因此,佛教与西方哲学根本就是不搭界的文化,且末胡乱混淆和对比。西方哲学中,似乎只有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系尚能在佛教中运用,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则根本就不能运用于佛教。——这并非是佛教的过错,而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本身的过错所致。
2、佛教不是神道设教
许多百姓把佛教看作是神道设教,是与封建迷信过从甚密的宗教。这是极大的误解。神祇信仰在世界各地各古老民族中都存在,我国亦不例外。比如我国崇奉皇天、后土、雷公、电母、山神、土地、水神、河伯、门神、灶君、谷神、龙王、财神、文曲星、树神、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南斗、北斗、大仙、真人、仙姑、娘娘……,都一一成了供奉的对象。他们以为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灾患,无不由神祇掌管,这样就形成了“敬之祷之则得福,逆之触之则得祸”的思想观念。世人为了求福减祸,于是对神祇祭以三牲之礼,献以金银纸箔,以博取神祇的欢心。
神祇信仰是民间百姓的行为,而不是佛教要求的。神祇信仰从根源上看是神意志论反映。依照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自身的生死寿夭、祸福灾患,主要是自身内部矛盾性决定的,而外在的因素——这里就是神祇——只是促进自身内部矛盾发生变化和向前推进的次要因素。正由于如此,正信的佛教徒是不崇奉神祇的。至于以三牲祭祀神灵,以金银纸箔祭祀亡魂,佛教有不同的看法。佛教认为,以三牲祭祀神灵,是错误的祭祀方法,根本不提倡;以金银纸箔祭祀亡魂,必须就事论事,只有当亡魂确实在饿鬼道中,才有如此祭祀的必要,如果亡魂已经转生在人、畜生、地狱、天人等道中,就没有如此祭祀的必要。换而言之,如此祭祀徒费钱财,而亡魂亦不能领受。
在佛教中,神祇只是一种生命形态,没有多少特殊的含义。正信的佛教徒对神祇的礼敬,就如同人间尊敬长者、当政者一样,决不阿谀逢迎而失去自尊。而这一点,恰恰是世俗百姓经常犯的错误——尊敬老人、父母、当政者而迷失自我。从某种角度说,世俗百姓对神祇的信仰——迷信——是阿谀逢迎而失去自尊的心态反映,而不是虚幻、颠倒、歪曲的世界观反映!而且这样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人道有道,鬼神亦有道。鬼神犹如人存在于世一样,不能创造天地万物。正如人有主观能动性一样,鬼神者亦有主观能动性。由于鬼神的主观能动性有时比较突出——如此的客观原因,才形成民间神祇信仰到信而不疑的地步。
3、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马克思说过:“那些屏弃世俗所信仰的神灵的人,并非是渎神的。只有那些迷信这种神灵的人,才是渎神的。”这句话用来评论正信的佛教徒是非常合适的。正信的佛教徒虽然知道世俗百姓所供奉的神祇是客观存在的,但却从来不迷信世俗百姓所供奉的神祇。在佛教看来,鬼神者既不能创造天地万物,也没有脱离生死轮回,更加与人是平等的——天人、人、畜生、鬼神、地狱皆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比谁一切皆优越/高贵。凡事有利则有弊,鬼神与人相比亦不能例外,各有优长与短处。
世俗百姓迷信神祇,处处皆依赖神祇的力量行事,却惟独忘记自己的力量才是最主要的。这种舍本逐末、颠倒主次的做法不是迷信是什么?而佛教则不然,“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句话广为传诵,就已经证明佛教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而不是强调外因。梁启超说:“吾尝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信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这也表明,佛陀的立场是驱除迷信思想——妄想执着于外境而不能返观之。迷信是非常介意怀疑的,而佛教则提倡:“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如果佛教是迷信的,如何敢这样提倡呢!?
佛教讲求信、解、行、证的修行/实践过程。信者,信仰之意;解者,解决疑团、困惑、不明之意;行者,具体作为和实践之意;证者,证明佛教/佛陀所说的一切事实和道理之意。四个方面是相互促进/递进的,脱离某一个环节都是偏颇的态度,终将难以真正理解/接受佛教。这一点,就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辩证法这么伟大的思想体系,也没有这样苛刻、系统、具体、到位的要求。至于其他宗教,大多数强调信仰——尤其是西方三大宗教更加如此,兼或有部分的行、证过程,而惟独没有“解”的过程。这没有“解”——分别真假虚实的过程,在佛教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可能真正体证到佛教/佛陀所说的一切事实和道理。
所谓智信者,分别真假虚实是谓智,断去疑虑而信之是谓信,两者之综合是谓智信。西方宗教、民间迷信都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只能固有的保持着疑虑——将疑虑、答案留给上帝/神祇而自己却不必思索推求——从未反思过去除疑虑之后而信之。这种茫然之信岂能是正信?如此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西方宗教——的批判就成为必然,而不是一时冲动之举。
4、佛教并非是玄远、颠倒之学
许多人都认为佛教太深奥、太抽象,根本不知所云为何。真的如此耶?
我相信,如此之言论者,必然没有真正接触佛教。否则,除非是白痴才会说分毫不能理解佛教教理。
道理既有简单,也有深奥;既有直观,也有抽象;既有具体,也有玄妙;既有易懂,也有难懂。不可能什么道理都是简单、直观、具体、易懂,如果那样,人类的发达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摆设了!同样一个道理,对于有些人来说,非常简单、直观、具体、易懂,而对于另一类人来说,则是恰恰相反的,他们会认为那些道理是非常深奥、抽象、玄妙、难懂的。这并不是道理自身的因素——道理自身既没有简单、直观、具体、易懂,也没有深奥、抽象、玄妙、难懂——而是人的因素。人的理解能力有高下,如果你不能理解某个问题/道理,这就只能说或者证明,你的理解力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丧失了理解它的机会,但不能因此说道理太过于深奥、抽象、玄妙、难懂。
佛教具体的教理既有简单、直观、具体、易懂的,也有深奥、抽象、玄妙、难懂的。假如佛教什么教理都是简单、直观、具体、易懂的,那佛教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假如佛教什么教理都是简单、直观、具体、易懂的,那佛教自始至终岂不是都为小学生的水平,而没有递进和提高了?人的一生,若自始至终都是小学生水平,那可就很恐怖了!——不单指文化上的小学。社会大学中,能够用到书本上的知识——包括大学教科书上的知识,都仅仅是极少量而已。一般情况下,书本上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只有15%以下能用到,甚至是一无用处!——就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所拥有的知识在生活中毫无用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知识并非书本能够提供,而必须你亲自体验才能知道。经过社会实践,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即便是你拥有大学以上文化,但对于社会来说仍然只是小学生,甚至只是文盲而已!佛教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人生的,而在学生时代对于人生的介绍,是什么学科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你所学习的许多知识,在佛教里根本用不上!当你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教所蕴藏的真谛!——当然,你若拥有极为广博的科学知识,能有精益求精的博大志向,具有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拥有见微知著的辨析能力,能有触类旁通的学才佳识,具有力行实践的人生坐标,则对佛教教理的理解会更加容易些。
未上过学的人,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过数学的人,如果要他计算某个简单的加减乘除,他能够知道答案吗?一个小学生是不能理解大学生学习的内容,而大学生也不能理解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吗?对于佛教教理的理解也是如此,如果你首先接触的是佛教深奥、抽象、玄妙、难懂的教理,你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就如同没有基础的人理解小学生知识,或小学生理解大学知识一样,他当然不能理解。当你确实有了基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诸般知识都是不难理解的。若你对于佛教简单、直观、具体、易懂的教理,有了充分理解且能随意运用,那你对于佛教深奥、抽象、玄妙、难懂的教理,才可能理解。若你对于佛教简单、直观、具体、易懂的教理,都没有充分理解,又如何能够理解佛教深奥、抽象、玄妙、难懂的教理?不会走,却想跑,焉能成功!?
佛教里存在大量简单、直观、具体、易懂的教理,这些教理并不复杂。比如佛教四圣谛、《阿含经》,就是很容易弄懂得。如果你连佛教四圣谛、《阿含经》都不能理解,那我可真要怀疑你的智力是否有问题了!当你确实无法理解佛教四圣谛、《阿含经》之后,再说佛教均是深奥、抽象、玄妙、难懂的教理也不为晚!另外,佛教一贯强调,破除颠倒想——一切方面的颠倒想,是佛教徒修行的必经过程。如果佛教是颠倒之学说,难道世上真有不惧任何阻力而主动破除颠倒想之颠倒学说乎?佛教一再强调世人不能成佛,就是颠倒想太多,只有最彻底的破除颠倒想,才能成佛。佛教这个立场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颠倒想的基本看法——彻底打倒虚幻颠倒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5、佛教之“色”非女色之色
许多人并没有如何接触佛教,却时常看到电视中佛教徒露面。我相信,许多人都对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不陌生,而有些人甚至会大肆嘲讽之。但你——真的理解这句话吗?
在佛教中,如果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那可是不简单的事情!许多佛教徒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许多无知之辈会认为——这不可能吧!一辈子都不明白?太夸大其辞了!但,实际上,我根本没有丝毫夸大之处!
本人在这本书中,不打算着重的解释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含义,因为这与本书主题没多大关系。我只想指出,佛教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色并非是女色之意。而这一点却恰恰被世俗百姓所误会,以为佛教所说的色就是女色之意。如果按照世俗百姓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解——女色即是空/没了,空/没了即是女色——则非要闹出大笑话不可了!
我查了一下词典对“色”的解释,则词典如是解释“色”:
1、颜色之意;2、脸上表现的神气、样子;3、种类;4、情景,景象;5、物品的质量;6、指妇女美貌。
如果依照词典对色的解释,则六种解释没有一种解释能够用在佛教上——这下,佛教可惨了!那佛教中,色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在佛教中,色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字/词,本义是指物质,即色=物质。这一点,犹如唯物主义中存在=物质。佛教的色与唯物主义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即佛教的色=唯物主义的物质。但佛教所认可的存在与唯物主义所说的存在则含义大大不一样!因为佛教的存在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意识,而唯物主义的存在却仅仅指物质而不包括精神/意识。如果按照唯物辩证法对存在进行理解,则存在也必然是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意识,否则唯物辩证法就会出现自相矛盾/逻辑背谬。但非常可惜,马列主义一直没有将唯物辩证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从唯物主义中分离出去,以至于常常使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替代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这是很遗憾的!
只有当你真正知道佛教所说的“色”的含义,你才可能真正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很可惜,望文生义的毛病许多人都有,且时常会作怪。在这里,世俗百姓就滋长了望文生义的毛病。我们只有最大限度的避免望文生义(佛教有个同义语叫做因指见月)——虽然我们不能真正的、时刻的、永恒的、完全的做到这一点,可我们也当努力的、经常的、持久的、思求的做到这一点——如此才能明白词语、句子、文章、言语的真实含义。本人希望,读者在对本文进行理解时,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望文生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能够发现,世俗百姓对佛教的理解是多么荒唐可笑!我之所以举出这个例子,是为了给百姓敲个警钟,切末望文生义,以主观的理解替代并嘲笑佛教教理所蕴藏的含义,否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最后,本人建议,以后词典对色的解释应该再加上一条,即佛教对色的解释——色=物质。
1.6.5 尾声
1.6.5.1 主题是与非
前面,我通过五个角度说明了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在具体说明时,本着事实说话,按照常理推断,坚决反对主观态度,然后才叙述。每个角度均对人死永灭论提出异议,指出其弊病症结所在,虽然有时用词过激,但不失事实。每个角度均对人死续存论肯定,这种肯定不是建立在本人意志倾向之上,而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与正确理论之上,对此我有必要重申。
人死永灭论是机械唯物主义无限制运用的产物,它与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均风马牛不相及,是根本错误的看法。它既不禁不起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检验,也不能勉强用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与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看法,没有统一的可能性。因此,人死永灭论根本不属于唯物论。这与常人意识中的观点正好相反——人们认为人死永灭论是无神论思想、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不然,无论是何种唯物主义观点均不能证明出人死永灭论。因为没有一种唯物主义观点会肯定事物本体绝对泯灭。
人死永灭论从本质说是现象论,而且是错误的现象论,不属于事物本体论范畴。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是事物本体论观点反映,人死之后的看法也属于本体论范畴。人死永灭论属于错误的现象论,而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属于本体论,它们本身就已经存在分歧,再坚持人死永灭论就意味着认假为真,属于虚幻颠倒的认识论。每个人都应当放弃这个观点,否则必然自害害人。
正确的人死续存论是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根本立场的,与辩证唯物主义不存在任何矛盾抵牾之处——除了思想顽固不化的人难以接受以及不为你所知使你产生怀疑。正确的人死续存论既不属于单纯的有神论,也不属于绝对的无神论,它具有双向性、多样性特点,不能如常人意识中那样认为是什么有神论,因为常人意识中有神论与神意志论几乎是同义语——这主要是西方宗教错误思想发生的广泛流毒作用形成。任何人简单的认为人死续存论就是神意志论,那么必然是天生盲人、聋子似的人!
人的物质身体和精神活动形成过程均存在自己的辨证运动规律,均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均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均存在质量互变规律,均存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均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人的物质身体和精神活动发展过程均存在自己的辨证运动规律,均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均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均存在质量互变规律,均存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均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人的物质身体和精神活动死亡过程也均存在自己的辨证运动规律,均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均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均存在质量互变规律,均存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均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在人死永灭论中,为何在人真正死亡之后——是死亡结果而不是死亡过程,反而没有自己的辨证运动规律,没有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没有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没有了质量互变规律,没有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没有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世上哪一种事物存在这样的发展过程?哪一种事物在形成过程、发展过程、消失过程和消失结果按照人死永灭论的逻辑进行的?请人死永灭论者列举出来!在正确的人死续存论中,必然坚持人的物质身体和精神活动形成过程、发展过程、死亡过程和死亡结果,均存在自己的辨证运动规律,均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均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均存在质量互变规律,均存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均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这是不容置疑的!这个推理就如同其他事物在形成过程、发展过程、消失过程和消失结果一样,均存在自己的辨证运动规律,均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均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均存在质量互变规律,均存在否定之否定规律,均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很合乎事物发展逻辑规律,没有丝毫僭越之处!只除了西方宗教和思想界会否定这样的人死续存论,因为那些宗教和思想都处于唯物辩证法体系之外,而不是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之内。对于东方宗教和东方文化来说,领会这个思想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人死永灭论中,精神世界的四种基本要素——感觉感受/情感情绪、思维思想、行为活动、意识生灭,是会绝对的泯灭的。世上存在如此的事实与逻辑乎?世上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它“生前”“具有辨证运动规律,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有质量互变规律;有否定之否定规律”,就绝对不会出现永灭!人生前,精神世界完全“具有辨证运动规律,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有质量互变规律;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死后如何会永灭呢?只要人死永灭论能够提供/举出——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其“生前”“具有辨证运动规律,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有质量互变规律;有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在“死后”却又能够永灭的,即“没有辨证运动规律,不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没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没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没有质量互变规律;没有否定之否定规律”——如此例证的,我给他10000亿美金!——若我有那么多钱的话,我当高额悬赏之!我想,厚颜无耻的人死永灭论者最终只会说:“精神世界即是如此的事物。”然此是例证乎?你正在证明如此观点,又如何将之举出来作证呢?简直是世上第一大蠢材!
说人死永灭论是唯物主义观点,人死续存论是唯心主义观点,那么符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吗?在前面,我试图通过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理论推断人死永灭论,结果却是没有那种可能与必然逻辑关系。这样如何证明、定性人死永灭论是唯物主义观点呢?人死续存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自然出现的结果,并没有神的意志参与其中,即没有因为神意志的作用使得人死续存出现,这一点,几乎是任何宗教、民间鬼神之说都认可的。虽然在人死后,会因为生前行为的影响而导致神意志论的出现,但并没有说人死续存也是神的意志决定的。西方宗教中关于上帝造人和末世审判的说法肯定了神意志的作用,但是对于人死续存并没有明确的说也是由于神的意志决定而出现。当然,按照(神)意志论的观点也是可以推断出人死续存与(神)意志有关,但这尚在推断之列,且是西方思想界独有的现象。既然人死续存不是神的意志作为第一性而出现的结果——尤其在佛教、印度教、道教、墨家、儒家以及民间信仰中表露的更加明确,我们又如何依照唯心主义的具体定义把人死续存论定性为唯心主义呢?可见,从前关于人死续存论是唯心主义,人死永灭论是唯物主义的论断多么错误!
1.6.5.2 形式逻辑
这里以形式逻辑的思辩法则来说明人死永灭论和人死续存论的问题。再谈论之前,首先对形式逻辑进行简单介绍。
形式逻辑提出三大思维规律:1、同一律(A=A);2、不矛盾律(A≠非A);3、排中律(A或非A)。
同一律和不矛盾律主要是讲,在思维和辩论中,概念、判断(命题)和推理必须坚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如果在思维和辩论中,发生自相矛盾的说辞和命题,就意味着发生逻辑谬误,该说法和命题就是错误的。排中律又叫对立律,它主要是强调,在两个相反的概念或判断之间,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其中一个,而不可能同时选择两个概念或判断。
形式逻辑虽然是解决思维和辩论中规律的科学,但并不与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相矛盾。形式逻辑研究的是某种事物的发展“结果”,从而体现出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规律。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研究的是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原因”,从而体现出来的规律。一个强调事物发展的结果,一个强调事物发展的原因,因此它们并不矛盾。虽然原因与结果存在间断与延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即原因与结果存在间断与延续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转化,但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对立——因是因,果是果,因≠果的形式逻辑,因此,形式逻辑与唯物辩证法并不矛盾。许多人对此就很怀疑,以为形式逻辑与唯物辩证法是相互矛盾的思想,因此提出形形色色的悖论佯谬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这是不对的。这些问题,可以参考本人写的有关文章,进一步明确之。
这里依据形式逻辑对人死永灭论和人死续存论进行简单探讨。
前面,在唯物辩证法具体内容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三条内容进行说明人死之后的判断,我已指明,人死永灭论与唯物辩证法三条内容是相互矛盾的,不能并立存在,而正确的人死续存论却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三条内容。依照形式逻辑来判断,自然只能证明人死永灭论是错误的命题,而人死续存论是正确的命题。在唯物史观、佛经辩述、世俗思辩、历史回顾中,也是依照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系进行推理和分析,推理的最后结果均否定人死永灭论,均支持正确的人死续存论,依照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来判断,也就只能证明人死永灭论是错误的命题,人死续存论是正确的命题。这五个方面均是从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系与人死永灭论和人死续存论相互印证中,依照形式逻辑规律得出的结果。
在人死续存论中,存在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佛教人死续存论,道教人死续存论,婆罗门教人死续存论,墨家人死续存论,儒家人死续存论,拜火教人死续存论,摩尼教人死续存论,锡克教人死续存论,明教人死续存论,古埃及人死续存论,古希腊人死续存论,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死续存论,苏格拉底的人死续存论,柏拉图的人死续存论,巫教人死续存论,民间人死续存论……我们常常说人死永灭论和人死续存论,或有神论和无神论是对立的(特指绝对对立,没有统一的可能性存在),那么我想请问,这里的人死永灭论到底与什么样的人死续存论是绝对对立的?是与它们都对立吗?知道宗教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这些不同的人死续存论之间也存在大量相互对立的思想行为,比如佛教人死续存论与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就存在非常典型的对峙。如此则人死永灭论到底与佛教人死续存论对立,还是与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相互对立?如果人死永灭论与佛教人死续存论对立,又与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对立,而佛教人死续存论与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又存在对立,依照形式逻辑来说,人死永灭论应该与什么样的人死续存论是绝对对立的?因此,笼统的说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是绝对对立的,是错误的说法。因为这里所说的人死续存论没有指明是何种人死续存论,如果笼统的说对立,就会发生形式逻辑上的背谬。
另外,人死永灭论是没有本体的一方,即人死永灭论的本体=0,而人死续存论却是存在本体的,即人死续存论的本体≠0,它们又如何能够形成对立关系呢?虽然实践和理论上,0与非0可以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即0与非0可以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转化,但0与非0都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事物发生变化时抽象上的概括,即0与非0的存在离不开事物本体。不能存在离开本体的0与非0,就是假定存在离开本体的0与非0,那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样,断然说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是绝对对立的,是没有道理的!——在词典中的无神论与有神论,也同样无法形成对立关系!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是对立的,如果辩证唯物主义同时与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存在对立,又同时与佛教人死续存论对立,这样多的对立结果又该说明什么问题呢?按照形式逻辑分析,只能说明机械唯物主义与犹太教人死续存论、基督教人死续存论、伊斯兰教人死续存论是同盟军,而不是对立派系,你说呢?
从形式逻辑三大规律上说,一者证明人死永灭论是错误的命题,人死续存论是正确的命题。二者证明从前的笼统说法——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绝对对立的说法——是错误的。三者证明人死续存论是唯物主义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准确的说:正确的人死续存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错误的人死续存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6.5.3 团结就是力量
人死永灭论是一切罪恶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意识形态中最丑陋的面孔,是第一大迷信。但由于它善于伪装,识破其真面目者寥寥无几!人死永灭论披着华贵的服装——唯物论,却行邪道,背离唯物辩证法思想,走机械唯物主义的老套,并且对机械唯物主义肆意、无限制的夸大运用,实在令人深恶痛绝!虽就百亿人,人具亿口,口有亿舌,每舌亿言,仍不能说尽人死永灭论的过失!
人死永灭论者为何一贯坚持人死永灭论?主要由下面一些原因形成:
1、愚昧无知。这类人多半聪明有余,而智慧低下,因此不能认真合理推断事物内在变化规律。他们仅仅看到表面现象,不做深入思考就匆匆下结论,然后再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寻找依据——出现理论定论先于实践之前的先验论局面。这类人往往会象范缜一样,形成自以为是的答案,却不知道错误所在。
这不象人死续存论是实践在前而理论在后——这其中大部分人就没有理论基础、依据,甚至仅凭直觉与间接经验判断/确信人死续存论。从辩论上,虽然人死续存论易被人死永灭论打败,但人死续存论往往也会心不服,口不服,如骨鲠喉,有苦说不出。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原因的。正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注重实践经验,间接的模糊推断,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辨证体系,因此在辩论中往往说理说不透,讲理讲不清。
2、出于放纵。这类人中不少都是为了给享乐、金钱、女色、权利、腐败乃至作恶找到充足理由,出于不愿意履行应尽的义务,逃避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目的而形成这种观念——多半是潜在的内心世界怂恿所致。
3、思考不深。某些人虽然没有作恶的基本心理,也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甚至愿意为公牺牲生命,但是思考这类问题的时间非常少,在某些条件下会诱发、形成人死永灭论这种观念。
4、盲目跟风。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有许多人并无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坚持人死永灭论阵营中,此类人占有相当比例,甚至绝大多数人死永灭论者都是如此情形。这类人就象无头苍蝇,嗡嗡叫唤却没有实质内容——腹中充满疑惑,嘴上却大声喧哗,想把天震塌下来。
5、言传身教。这类情况比较普遍,有许多人从小接受父母等长辈的人死永灭观念,可谓历史绵长、根深蒂固。这类人也是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百年的大事——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用一刻钟时间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属于长辈强行灌输造成的后遗症,比较难以根治。因为他们大多数是根本不愿意思考者,是一听到深入辩论就由于头疼而反感的人——逆反心理非常强烈,深怕被他人说动放弃从小就接受的思想,自然莫名恐惧。
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就不列举了。
社会思潮中,一方面是百姓无知,认为人死永灭论是正确的,另一方面百姓认可人死续存论,却又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死续存论,反而让错误的人死续存论屡屡得逞。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处世就应当更加小心!佛教自从在印度创立以来,就一直遭到无耻之徒的利用和破坏。比如,北魏宣武帝时冀北沙门法庆,他自命“新佛”,创“大乘教”,力倡杀人,谓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中国自宋代以后,依附佛教的宗教组织非常多。如宋金元时代的白莲教、毗卢教、糠禅、香会,明清时代的罗祖教、闻香教、斋教、黄天教、大乘教、圆顿教、青帮,近代的同善社、先天教、灯花教、归根道、一贯道等。宗教组织名目繁多,流派愈演愈烈,势力愈来愈大。在有些地区其教势远远超过正统佛教,如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憨山大师到山东崂山一带时,发现当地人已不知有佛教,多信奉罗祖教。自北朝以来,借弥勒菩萨下生说(百姓不知道弥勒菩萨在5.76亿年之后才出世),起事作乱的“弥勒教”,唐宋以后不绝如缕。如今的“****”邪教组织也是打着佛教旗帜,却对佛教肆意漫骂、诋毁,曲解佛教教义,欺骗麻木普通百姓心志。日本奥姆真理教邪教组织制造的日本东京地铁毒气攻击事件,造成五千多人死伤。日本佛教界的曹洞宗吸取各种神祇信仰、民间信仰,以此作为弘传禅法的内容,如曹洞太源宗真一派主要吸取祭祀火防神的秋叶三尺坊信仰,了庵派则吸取天狗信仰等等,这样滥开先河的结果导致一批祀神拜鬼之徒混迹于佛教之中。日本“镰仓时代”亲鸾上人创立净土真宗,其教徒虽然可以娶妻、不受戒,却依然拥有僧人身份。现今,在我国大陆,亦有人提出类似亲鸾上人的观点。目前日本又兴起许多新的宗教组织,在政府登记有案的宗教组织就有18.5万之多!真让人咋舌!中国台湾地区是亚太神佛神棍中心,是许多依附佛教的宗教组织最兴盛的地区。韩国等国家也均出现各种名目的依附佛教的宗教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人死续存论者该如何自处?
只有也只有团结在一起,牢牢抱在一起,认真学习佛教教义,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系基本观点,各个击破,——既要击破人死永灭论,又要击破人死续存论旗帜下的各种错误思想行为,——尤其是要与从属于人死续存论麾下的神意志论、唯宿命论、感应论、大修墓葬、注重超度而轻视树人、邪教组织等思想行为做英勇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佛教以及唯物辩证法发扬光大!若是敢于追求真理者就应当站出来,不畏任何理论与实践挑战,把正确的人死续存论发扬光大,并力尽完善!这个斗争过程可能非常长,也非常艰巨和繁重,佛教徒应当与时具进,做好随时冲锋陷阵的准备。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与错误思想行为作斗争的事件,这些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树立正确的人死续存观,也会很漫长、艰巨、复杂。
人死永灭论这一公害深藏不露,若不尽早铲除,将会如海洛因一般毁灭人类文明!错误的人死续存论会严重的妨碍普通百姓形成正确的人死续存论,作为正信的佛教徒和辩证唯物主义者就应当树立、宣扬正确的人死续存论,对错误的人死续存论进行批判和纠正,将之导入正轨。依附佛教的各种宗教组织,明目张胆的图谋不轨,诈财骗色,宣扬完全违背人性、道德、法律、佛教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内容,作为正信的佛教徒和辩证唯物主义者就应当一手抓宣传教育,一手拿法律武器,把他们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一切善良的人们应当团结起来,对人死永灭论、错误的人死续存论、依附佛教的各种宗教组织和邪教组织进行批判,使真理显彰!
附 记
本书是《科海中沉浮的佛教》系列书籍之一。本书在《科海中沉浮的佛教》中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章节,最初大约有7万字左右(提纲式文本)。经他人恳请,故而对这篇文章先行整理。整理时间大约花费了将近一年时光。
在整理过程中,由于工作原因,时断时续。实际上,间断的时间累计下来大约有半年,甚至更多。在工作之余,有空闲时间才能进行整理,是非常无奈的事!然而此书的整理,却不能不为之。原拟待《科海中沉浮的佛教》全部整理出来,再行发表,但恐怕整理时间太久,且与此同时,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物欲横流面前迷失……出于人类/众生最基本的情感,就先将之发表出来!
本书《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人死必定续存而不会永灭》内容比较庞大,综合概括了有关生死的常见问题,但仍可能挂一漏万。为便于流通,在佛教徒与人争辩时,为了说明不同问题,本书可用五名统摄/概括本书思想:
1、《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人死必定续存而不会永灭》;
2、《佛教的生死观——科学的生死观》;
3、《佛教的立论基石——唯物辩证法》;
4、《西方哲学——颠倒之学》;
5、《人生之路从生死起•树立科学的生死观你将不会迷失》。
此书既可能开你智慧,又能破斥邪说;既可助你深入佛经深义,又可使你深入浅出,不流于玄想。希望佛教徒能广为流传!
我虽然并非正式的佛教徒——既不是僧人,也不是居士——但却深受佛陀/三宝恩惠,为报佛陀/三宝恩于万一,只能日以继夜的思图报答。此书匆匆整理出来,不知疏忽之处有几多?!在整理过程中,曾参考某些科普书籍、佛教人士撰写的文章,且又多蒙善友相助,在此一并致以我衷心的谢忱!哎,人生不满百,常怀生死忧!希图此书于共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有所助益!
愿以此公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往今所修诸功德,回向法界如母众有情。
障净资圆不退菩提心,速疾成就诸佛无上道。
Copyright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