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概说(一)
2006年06月24日20:09文章来源:uedbet官网西甲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242 字体: 繁體

藏传佛教概说(一)

目录

序言

善造此论,含摄三乘,为令众生心坚固。依通义略加说明,为令佛弟子及一般学人了解佛教,故依三乘法门方便概述。妙哉!佛陀演教三乘,声闻乘、独觉乘与大乘;声闻与独觉通称小乘,故佛教可分为大小二乘。大乘又称菩萨乘有显密二宗。乘者,承载之义。

第一章

第一节 何谓小乘

作者:洛本仁波切讲

声闻小乘流派原有根本四部,日后衍生出十八部。诸部流派缘起各自不同。据三藏义净与宗轮论所载亦各有异,今依藏传佛教教史来说,根本四部说明如下:一、说一切有部,细分七部。由寂护大师传入西藏,藏传佛教戒律依此。二、大众部,细分五部。属于阿底峡传承,中原佛教戒律依此部弘扬。亦有依上座部传戒者。三、上座部,细分三部,流传于锡兰、缅甸、泰国一带。四、正量部,细分三部,不复传世。
  佛教三乘中声闻、独觉、以及大乘各依四部学说,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作为理论基础。声闻、独觉是小乘,依四部中之有部、经部;大乘菩萨则是以唯识与中观作为学理正见。佛云:三乘四部、无有其他。
  学习佛教首当了解三乘四部之根源,而后依己发心学习之。佛陀三转法轮依众生根基差异宣扬教义,演教如来八万四千法门。教导六道众生最高智慧(究竟第一义),以超越轮回为目标。然众生不解世界实相,追逐有为法以为实有,因而轮回不断。故佛陀初转法轮时宣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诸法无常,因果轮回之真理。教导不信轮回因果者,善恶业报之道。若世人皆能依轮回的观念行事,世间则无有恶矣。对初学者教导无常观因果律是佛法中重要的课题。
  佛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诸佛教,最上第一。世亲菩萨亦云:积聚功德有四,(一)无上,依止佛陀无有更上。(二)止恶,心不生三毒贪嗔疑。(三)生善念,一念善心得慈悲。(四)行善业,藉此可以积聚解脱资粮。由上可知积聚善因,行善行,是学习佛法的根本。听闻正法种善因,行正道种善业,其结果自然可得善报。然而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俗义谛之上不能解脱生死,因为行善尚不能超越轮回。
  任何法门皆不离俗义谛与胜义谛,二谛真理是真理与生活之运用指标。解脱轮回前当先证悟胜义谛,胜义谛亦名第一义。胜义谛是依俗义谛而证悟─了达空性。何谓俗义谛?俗义谛就是二元相对的有为法。胜义谛是一元绝对无为法。能了知空性“无二”,证初地菩萨果位,通达不变自性是光明。初生究竟菩提心,何谓初生究竟菩提心?初地菩萨名欢喜地,初见自性清净是前所未见,故名初生究竟菩提心。二地自十地菩萨,成就自利利他两种事业,登一生补处。最后舍十地证清净法界,即得无碍法身,解脱轮回束缚。佛云:言涅盘者,即是如来法身。
  初学佛法者需要对轮回无常之苦,有了深一层的体会之后,才会发现世间的苦与乐皆不恒久,犹如雨花泡沫般;故称变化诡谲的世界为幻化世界,所指的这个世界,是指世界是不实有的。此时,对于拥有的欲望将会淡,心里开始感觉不安与恐惧;但却又禁不起外界的诱惑与内心欲望的煎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我是谁?何谓永恒?当这些问题产生时,殷切求真的意愿亦随之开展。如是者则适合学修大乘佛法。若只是为了解脱自我痛苦者,适合修学小乘佛法。但也有先学小乘,再发菩提心学大乘,最后依金刚乘开悟成佛。

第二节 何谓大乘

大集经说:其乘广大,故名大乘。大乘亦名菩萨乘,菩萨梵语“菩提萨缍”。菩提是觉义,萨缍是有情义。菩提萨缍就是以大悲智上求无上正等觉,下度无量众生苦,具足自觉觉他之行者名菩萨。大乘分显密二宗,但不能将密宗视为单独的一个宗派,因为密续的基础是菩提心。藏传佛教并非专事密宗,正确的密宗是依密续经典学习,其见地依唯识与中观。
  一、唯识
  大乘唯识分二派,唯识实相派:不取对境实有,但取根识所见实有。及唯识假相派:非但不取对境实有,亦否决根识实有,颇似顽空。唯识之见地有三:
  (一)、能所等量,所知多少,能知亦多少。
  (二)、能所等性。能知与所知其性相等。
  (三)、能所非等量,所知依次第取,如刀断百纸逐一断。故能知与所知非等量。
  此三宗之见地,见寂护中观论述有详尽解说。
  另唯识有三性观。何为三性?一、遍计所执性:执著心外有我之法性。二、依他起性:依种子因缘所生法而起执著。三、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之心原本实性,此心实有真如也。分别此三性,遍计所执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能遮遣。依他圆成系心内之法,非空而能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唯识观者,简舍遍计而持取依圆二性。
  修此唯识三性观,自浅而深渐次有五重。称为五重唯识。一遣虚存实识:认定心外诸境为遍计所执之虚妄,无真实故而遮遣。心内所生一切,依他与圆成,本体非无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之观法。二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前五根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依此八识分别识相,则分别为“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此四分。云何是“相分”?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心。故所缘之相分,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为留存后三分之纯识。此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摄末归本识:“相分”系识内所取之境。“见分”系识内能取之作用。此二者皆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自体分为本,见分相分二者为末,故离识之自体分则无见相之末,摄末而归于本。此乃体用相对之观法。四隐劣显胜识:八识之自体分,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胜故如王,心所劣故如臣。所以隐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此乃心与心所相对之观法。五遣相证性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之自体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空所遣之圆成实性。云何为二空所遣?即以依他起性之事相为空而舍遣,证得圆成实性。此乃事理相对,唯识之至极。五重观之中,前四重为舍离遍计所执性而使之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称相唯识。第五重为舍离依他起性为证圆成实性之观法,称唯识观。

二、中观
  大乘中观为龙树所创,揭示缘起、性空、中道之学说,中观在西藏分三派:一、应成派,佛护、月称所创。二、自续派,静命、清辨所创。三、瑜珈行中观派,此派为寂护所创。
  有关龙树所造中观论述,译传甚多。有十万颂的“无畏论”,罗什三藏译。“中论”五百颂,“十二门论”,“七十性空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诸中论”等等。龙树菩萨以大乘性空作为基本,为佛教南传北传之南空北有,创造出佛教之中道。
  然中国大乘诸宗之中道略有异。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云何中道?中道者不二也,非有非空。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名空亦假名,此是中道义。”中论除以龙树所造论本外,凡依胜义空性的论述,皆可安名为中论,故中论不是一部学说之别名。但通常所说之中论指的是龙树所造之中观论述。中观旨在破空破假破执之见,说八不中道究竟无所得,证般若思想。所谓八不就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但法相宗以观遍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为中观。三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为中观。天台宗以观三千诸法一一绝待为中观。
  三、因乘与果乘的关系
  大乘佛教可分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蜜多乘,一般称显教。果乘就是金刚乘,一般称密教。亦有通称密宗。密宗一词源自中国佛教分宗,也称真言宗。此宗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为依。唐代兴盛后被禁,译有下三部诸多密续,但未臻完整。此宗,坊间常有居士,持此密法自称唐密传承,自咐是金刚上师,容易与藏密混淆。日本僧人空海大师,入唐学习密法后归日,成为日本真言宗之祖,此称东密。
  四、藏传佛教并非密宗
  然西藏佛教非专事密宗而已,因藏传佛教保有最完整的佛法,含摄三乘。故依此观点看待,则不能称西藏佛教为密宗,更不能称是喇嘛教,因为喇嘛是法师的意思。正确的称法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有四大传承,红教的宁玛巴、黄教的格鲁巴、花教的萨迦巴、以及白教的噶居巴。四大教派各有其分支法脉,譬如噶居巴就有四大八小传承。

第三节 密续

一、金刚乘所说的密续究竟是什么?
  金刚乘中之密续是显宗所没有的,密续有四部瑜珈:事密、作密、瑜珈密、无上瑜珈密。无上瑜珈密分父续,母续,无二续。父续主要本尊:密集金刚,母续主要本尊:喜金刚,无二续主要本尊:时轮金刚。父续非男性本尊,而是所示以方便道为主,母续则以智慧为主,无二续以智巧双运为本尊。然究竟父续母续之中皆含方便与智慧。何谓瑜珈?瑜珈是与心相应义。
  二、四大教派的见地、方便及威仪
  西藏各宗派皆有其见地,方便及威仪。见地依密续,方便依仪轨,威仪依戒律。各宗派亦有其根、道、果,皆不离三学戒、定、慧而修证。以根而言:其见地是根,方便是道,成就是果。云何方便道?方便道就是修持。方便道也就是清净道,清净一切恶业染污,因恶业乃轮回之种子,染污是轮回之因,故当舍轮回,何谓染污?乌金仁波切云:一切所思皆染污,唯寂静是清净。

第二章

第一节 轮回是什么?

六根、六识、六尘、十八处,即是轮回的根本。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十八处就是六根六识加上六尘。
  一、生命的真相
  生灭相续依业力作用,人自受胎后即刻走向死亡,无论是否出生长大成人,从生至死称为人的一生亦名一期。当前生业尽,意识迫离身躯,意识即入中阴,名中阴身。受业风牵引,来世父母交欢现其在前,爱欲念头一生,顷刻即再入胎,此名受生,生死相续不断名为轮回。
  二、轮回与十二因缘的关系
  轮回主要依十二因缘,分为缘起之所知与缘起之能知,我们当明白十二缘起皆因无明故。何谓无明?愚疑之别名,非指如畜生之愚疑,而是说执著于世间相对的一切(诸法)为实有,不了解诸法“实相”之愚昧称为无明。
  人最大的无明来自“贪”,贪爱无始累积而成习气,自我以为极为应当,放纵情欲,如狗啃骨自食其血,终必血枯身亡。世人以苦为乐,此乃人之最大执著,死而复生无有尽期,这全部都是因不了解十八界究竟真实体性,对内执取妄念为真实,对外执取诸法为实有之故。
  对无明众生来说生、住、灭之存在是一时有的真实,所以佛为不解实相之众生说四圣谛。但对大乘佛教徒来说,生住灭三相究竟是无,然而这并不是否认世俗的存在。而是告诉相信因果者,应该进一步了解诸法实相而说空。对于不解空性者,往往误以为“无”就是空。其实“无”是建立在有之上,一旦“有”不成立后,“无”亦应消失才对。否则对“无”之认知,容易变成有的无而非了义的无。龙树七十空性论首偈: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
  三、“我”的认知
  “我”的认知,是在入胎受生后,五蕴和合渐熟时名为成,出胎后渐壮名为住,次渐衰老病名为灭。故知五蕴一旦和合即有我之概念产生,便生我执。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是身心外相而非究竟实相。五蕴不能含摄情器诸法,因五蕴是因缘一时和合。然而情器可分因缘法与无缘法,故五蕴不能含摄情器,因为无缘法不是五蕴所能涵盖。五蕴主要是指有情众生一时假合之心身。因缘法可说与五蕴同义。五蕴与因缘法皆非究竟真实。
  四、三界与诸法的关系
  诸法与十二处、十八界同义,诸法泛指三界之一切,皆含摄在十八界之中。欲界系缚十八界。色界系缚十四种,除香味二尘与舌鼻二识。能受生色界者唯离食欲方生彼处。受生无色界者须离色欲方得生彼处,受生无色界只系缚三种,意根意识与法。简言之,受生无色界四处乃是意识作用,故四禅八定尚未超越三界。
  何谓一切法?依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云: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无为法也称为无缘法。前四品皆为因缘法。何谓色?色有二,显色与形色,显色有四种,青黄赤白,余色皆由此出,不可数色。形色略有八种,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各各相互依存而有。若心与心所二者俱生时,诸种行为皆依心而行,便称有为法。何谓与心不相应,譬如寂灭等有十四种不相应行。十八界的分判是依其名字及作用来分别,因缘法与无缘法是依其体性作分判。何谓因缘法?情器之中的五蕴皆称之。何谓无缘法?情器之中的空、择灭、非择灭,都是无缘法。
  情器的空,非因缘造作,故称无缘,是本空,如宇宙之虚空。情器之空,正确来说应当是含摄情器世界的虚空。情器世界分为有情世界与如器世界,器世界并非一定有“有情众生”或“无情众生”存在。对于情器世界,爱因斯坦以牛顿力学为基础,主张时间无论在任何场合永远以一定的速度流动,空间则是均匀地无限扩展,认为宇宙情器世界没有创生及演化。但在1929年时,宇宙是永恒的知见被推翻了,美国的哈伯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之中。如此的话,往回倒渊,宇宙则是愈来愈小。这种发现证明了宇宙的生住坏空的真理。科学家提出宇宙的开始是个物质受到压缩,中子及质子的气体挤成一团时,产生了各种元素。这里所谓的宇宙中的物质指的是氢氦之类的轻元素。这意味著宇宙的开端是从“空”开始,本空之中本来即具有生的力,虚空中的质子和中子自由自在四处飞窜,代表风的作用。

根据量子论,“无”是不均匀的。从无中,诞生了具有极高真空能量的10^{-34}公分超微小宇宙。“真空能量”亦即本空中本具生的力量。当真空能量发生急速膨胀也就是暴涨之后,而形成火球,这就是大霹雳论,符合火大之生成原理。在膨胀之后,冷却的过程中产生了水,而有地大之宇宙构造生成。这些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佛陀所说,情器世界不离成住坏空的循环,一切物质皆由五大所和合。生之五大是空风火水地,灭之五大是地水火风空。以上是对宇宙情器,引用科学家理论加以说明。
  什么是择灭法?觉知性空名择灭,觉知虽然依心,但觉知之空非造作,故是无缘法。觉知“性空”依禅定,有学者说,禅定只是冥想死亡,这是不解禅定的。以人而言,死亡的是躯体而非“精神”或“意识”。但亦别误会以为意识不死,“心”的定义,无人可定义,
  噶玛巴说,心无始性空能显一切。心与心所二者一时不可分,心若谓光明体性,心所即所显之念。一般人取念为真,以为是心,而不取心的明空。明空不二是心的自性。故觉知本来心是空,就是观心之“念”的生灭,不加取舍,令心住本寂,才是觉知性空的本意。观照诸法无有自性,因无自性故不生,不生故不灭。如是,逐渐对空性有初步体认。而非执取一切是空,入断见之缚。何谓非择灭法?凡自行消灭者名非择灭法。与小乘三无为的解释不同。如时间。此皆非心所能造作,故称无缘法。
  因缘法涵盖五蕴,五蕴依四大地水火风假合。何谓五尘?五尘之色有二相,形相与色相。形有八,色有四色,青红白黄。五尘之声有二音,有情音与无情音(大地之音)。五尘之香有二香,香气与臭气。五尘之味有六味,甘、酸、咸、辛、苦、涩。五尘之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
  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意义。色蕴,含摄声、香、味、触等。受蕴,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有作用。其体性有三,喜、苦、不苦不乐。想蕴,依境而有想,可分正确与不正确两种。如杯弓蛇影,即是不正确。行蕴,分两种。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行。心所也就是心相,心的所知,执著心的心所所生之相。十四不相应行就是非色(六尘)非心之行。如,得、无得、众同分、无想事等十四种。心所与十四不相应行六尘,皆属有为法,故是行蕴。识蕴,小乘分六识,大乘唯识称八识。佛于证契大乘经上云:众生者是有性想和合故。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和合,名为色界,而入缘起及因果业。众生身死,识迁随业风牵引,再受业报受身,或胎生或卵生、湿生、化生。经上楞迦主问佛说:识的量如何?作何形色?佛言:是无限量无色无形不可显现。无碍无似无住无表。若有人以为识无量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取为“空”,此见即是断见,不解空意。若清净识之无明为清净,即无生死了别之相;但凡夫执取客尘,以为实有故有染污,而有所谓无明爱染习气等。
  小乘以识为实有,唯识亦主张有八识,第八识名为藏识亦实有。唯中观主张究竟“性空”,“性”即所谓“有性想和合”,“空”非无而是指识无形色不可言说故说空。性空一词并非知见定律,若执性空为见则难窥诸法自性空。因空本不可见。让窘多杰云:见无所见即是空。
  情器相对世界依其体性可分为物质与意识及不相应行三种。一、物质属色,亦可分可见与不可见二种。可见者有形色可加分判。山川大地诸物皆是。不可见者指戒律威仪遍满全身不可分。专指修行人之戒德。为何戒是色,因戒依色而修。戒分别说三种:善、恶、非善非恶。善戒有三,别解脱戒、等持戒、无缘戒。别解脱戒有八种: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正学女、比丘、比丘尼、八关斋戒。等持戒:修空性之戒。无缘戒:唯见道以上者所持。另两种戒,恶戒与非善非恶戒有争议,在此不讨论。二、意识:小乘说六识,大乘说五十一心所。三、不相应行:专指不属于物质及意识的。以上所云是情器世界、轮回的简义。

第二节 为何堕轮回

一、为何堕轮回
  轮回是依十二因缘和合的关系,故说十二因缘是轮回的基础。以现在、过去、未来三世,看待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受孕成形未具六根)、六入(六根成熟)、触(出胎)、受(与外境产生苦乐觉受)、爱(习染产生爱欲)、取(取舍分别造作)、有(执著产生未来业果)、生(来世受生)、老死。无明可以说就是贪、嗔、疑三毒,也就是愚疑。凡对二谛实相不了解者皆称无明。无明与行可视为过去二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归类于现世五果。爱、取、有,则是现在三因。生、老死,未来之果。此乃依现在当世观点方便说明十二因缘。事实上,三世之中皆含摄十二缘起,未来世,虽未发生,但建立在当下。流转于生死间的就是缘起。
  佛说: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情器不离因、缘、果,一切当舍、唯自性金刚种性不可舍。诸法体性本来恒寂,若离有无二边,一时成就果位,染污即可清净。三乘之方便道,皆为清净一时之染污,为证本初佛性故。证悟时则有别于本初清净,名重新开悟。佛性之见地、噶居、宁玛、萨迦各有见解,但格鲁学者不同意佛性本具说。道上充满迷惑与无明,佛法就是为了清净道上的迷惑而显现。众生皆因迷惑而堕入轮回,生生死死无有尽期。为超越轮回而修行名为行道。
  二、如何行道舍轮回
  行者可分下根、中根与上根器。什么是行道?行就是实践,道者修行之途径。下根器行者:以坚信佛陀法教为最上,建立知见。相信因果轮回,修依居士戒,行十善法舍十恶,以四无量心为来生而修。下根行者虽相信因果轮回,但不解因果实相。中根行者是指声闻与独觉。其见地,依我无我,但执著识究竟是实有。认知三界唯苦,如火宅,生厌离心。受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其修行依禅定等持,止观双运。
  止息修九住心,什么是九住心?九住心将心安住于清净无想境。九住心又名“九次第定”,与三界九次第定有别,九住心以欲界为基础,故也称作预流禅,因在欲界无禅定可言,故称预流。所以九住心也可说是,欲界禅修止心于一处的九种次第。九住心分别是,一内住、二续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调伏住、六寂静住、七极寂静住、八专注一静住、九等持住。
  超越九住心后,小乘行者进入色界初禅天修四禅八定,观修四圣谛苦、集、灭、道,经由观照觉知,我是苦因,故以无我为道,证寂灭果,名罗汉。罗汉可分有余罗汉、无余罗汉。其修止息证色界四禅十七处,修观照证无色界天四处。
  大乘与小乘之行者在禅修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止观”境界。大乘修止息依欲界九住心修,令心止于一处其性不动如山,渐稳渐明心生法喜,即依诸法性空缘起真谛,观照外境究竟非恒有,内照自性。
  上根者:是大乘显密的行者,其见地,证我无我、法无我。修行依止观禅定,观修空性,发无上菩提心,以愿众生皆成佛,自觉觉他为最上道,证无二果,名佛陀─觉者。

三、什么是欲界
  三界中之欲界有六天: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时分天、知足天、乐化天、他化自在天。时分天以上依虚空,两旁有日、月,时分天,以上也属天道。欲界可分两部份,为坚固色及虚空。
  虚空含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小世界结构皆同,中央是须弥山,矗立在大海中央,须弥山安住于十字杵地轮之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岩层),再下去为火轮(地心热岩浆),风轮包围在外(大气层),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似一四面形的山,底部有四个方形阶梯,上面是方形的顶,越上则越宽广。山腰有日月,四大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忉利天华译三十三天,是欲界六天中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之顶。中央之主名释提恒因,其有三十二位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此天一昼夜,地球日一百年。
  在忉利天之上有时分天、知足天、乐化天、他化自在天,再上为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须弥山下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围绕。每一重海,间一重山,至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在咸海的四方有四大洲,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贺神洲,北俱芦洲,又名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至无色界四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其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以现代科学来说,一个小世界就是星系,娑婆世界指的是太阳系;每个星球皆有七重金七重海构成,此即万有地心引力之由来,重力将每个星系集中为星系群,这就是一中千世界,科学家指它为银河系。由此可以证明苍芎的宇宙至少有不同的三个银河系所含摄。
  坚固色(地球)以须弥山为基础,山顶有四阶,住阿修罗,须弥山四周是四大部洲,有海,海中住八大龙王。山顶上是欲界六天,有三十三处,非三十三层。
  由下依序遍及六道众生。最上是天道,再下四阶处是阿修罗,四大部洲住人类及畜生。畜牲分水陆。在喜玛拉雅山下方为恶鬼道,印度多杰殿菩提迦耶金刚塔下方是地狱谷。六道中以人道为尊,是因为可以修行。若出生为人又不珍惜短暂的生命,实在可悲。人之所以无法见到其余四道众生,是因为眼识作用受到限制,不能感应的关系。若修行得五眼则可见三界,如是六通之眼与民间所谓的阴阳眼或第三只眼不同。受生欲界,唯一是苦,不离生死。
  四、业力与业果的关系
  我们为何受生于轮回中,究其原因,皆由业力作用及习染牵引所导致。佛说业力不可思议,是凡夫所不能知,连十地菩萨亦不能尽知,唯佛全知。
  什么是习染?简单来说,习染就是三毒:贪、嗔、疑。三毒所造业即是恶业。业力就是业的力量,业是众生所言所思所行最后的结果。业有依缘及无缘两种。依缘的业分善业、恶业、无记业,亦可说是善业、无善业及不坏善业三种。善业是受生人道及欲界之主因。无善业是受生下道,畜生、饿鬼、地狱之主因。不坏善业是受生色界、无色界之主因。不坏善业因修止息而得,证色界、无色界。成熟即不变,故名不坏。
  善业也是轮回的因,同时善业是无常、非究竟。若人对善业起执著,面临无常时若生妄念,亦会受生下道。当今有畜生之福报不输一般人家,即是最好证明。业亦可分共业与不共业,共业是众生不同业因所造之共同业果,譬如山川大地天灾等。不共业是个人所造业因,果熟还自受报。一切有情皆由业缘所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另“无缘业”,是说行者已证罗汉之果但尚有色身业报,此业即名无缘业,因已不再造业因,心境寂然又名有余涅盘。
  果之业:通常云现世报、来世报、未来世报三种。亦可以定业、不定业来说。或以随喜业果与成就业果,或白业、黑业、黑白业等加以区分说明。黑业中以五无间罪为重,中国大乘以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僧,名五逆罪。西藏佛教则是以,杀菩萨、行者(闭关中)、成就五道者、偷盗僧财、毁坏佛像、佛塔、经典。白业中以三善业为最上:布施关中行者、持戒清净者、修等持清净者。持戒清净与修等持清净两项皆含自他,自己修与帮助他人修。

Copyright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