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四)
2006年06月25日11:35文章来源:uedbet官网西甲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329 字体: 繁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四)

六、缘起性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梵语舍利弗,译名秋鹭子,意思是秋鹭之子,是从母得名。因其母目如秋鹭鸟,精明而美丽,人皆名之为秋鹭。据说舍利弗,原是一个婆罗门教的僧侣,后因偶然遇见释尊座下弟子马胜比丘,从那裹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几句至理名言之后,便毅然弃暗投明,与挚友目连,共同皈投释尊座下,出家修行,作为佛门弟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由于般若真空妙理,甚深微妙,非智慧不能理解,故佛以威德神力驱使舍利弗,请问观世音菩萨:“若欲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当云何修学?”作为本经的发起因缘,而舍利弗,也成为本经的发起人与当机众。因此,观世音菩萨直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前文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究竟是甚么呢?这个空,就是五蕴诸法的本性;亦即是本经前面所说众生的“真心”,后面所说的“诸法空相”。因为观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以始觉的观照般若智,照见五蕴诸法,原无自性,而从五蕴现象的假相,深入五蕴本体之空性,亲证此实相般若真空的本觉理,获得始本合一的真理智慧。这种始本合一的真理智慧,在有情界言:就是众生的真心;在无情界言:即是诸法空相。是以五蕴皆空之空性,与众生的真心,原同一体,不异不离。故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这里所说的色与空,并不是指宇宙间一切有形象的“色”法,及与色法对待空无所有的虚“空”。而是指五蕴色法的本性,与众生真心的空相。

因为五蕴诸法现象之色,是众缘和合而生,缘生如幻,本无自性,当体即空,非灭后空。即此五蕴色法的空性,不异于真心的空相,真心的空相,不异于五蕴色法的空性,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五蕴色法的空性,不离真心的空相;真心的空相,亦不离五蕴色法的空性。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理由是:众生的真心,原本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形无相,空无一物的;但却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功能。以其不变而能随缘,故随十法界众生或染或净的因缘,而幻生十法界圣凡苦乐因果诸法差别现象之色法,这就是真空而妙有;以其虽然随缘而体不变,故十法界一切色法,无一不是相妄性真,这就是妙有而真空。准是可知,妙有与真空,原是众生真心一体两面,所以妙有之色,与真心之空,一而二,二而一,同而非异;如波为水相,水为波性;故水之与波,其相虽异,其性却是同而非异,唯一湿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以其妙有,是依真心而幻现;原无实体,其体即是真心。妙有离开真心,则失其自性;真心离开妙有,则无法显示其存在。是以妙有之色不离真心之空,真心之空亦不离妙有之色;色空不离,色空相即。如即波即水,非离波而后有水。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即是楞严经所说:“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晨,循业发现。”如来藏性,就是众生的真心。在众生真心的本觉理体中,无法不具,无法不融,故五蕴诸法,皆是藏性中本具之色;藏性本具之色,就是真空,就是即有即空,故言:“性色真空”。在本经则说:“即色是空”。藏性虽然本空,一法不立;但在性空之中,却本具真善妙色,就是即空即有,故说:“性空真色”,本经则说:“即空是色”。

如来藏之体,原本清净,原本周遍,原本空无一物;因其有随缘之功用,故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因此,随无上众生究竟觉悟清净之心,应其所知广大无限之量,循其所作非有漏非无漏之业;发现诸佛真善妙色。随大道心众生,即悟净而迷染之心,应其所知广大之量,循其所作亦有漏亦无漏之业;发现菩萨妙庄严色。随自利众生,即迷染而悟净之心,应其所知有限广大之量,循其所作无漏之业;发现清净无漏色。若随三界苦恼众生全迷染之心,应其所知有限而狭劣之量,循其所作有漏善恶不动业,发现人天及三恶道之色。

因为十法界不同之色,皆循十法界众生所作不同之业力因缘而发现,故十法界不同之色,无一不是在因缘会合时而生,因缘别离时而灭,生灭无常,本无自性,其性即是空;即使存在时,亦不过是一种幻相而已,原无实体,所以说;缘起性空(色即是空)。虽然,但此空性,却能在因缘会合时,“循业发现”,幻现宇宙万有,作为万物生起所依据的本体,所以说;性空缘起(空即是色)。这就是宇宙人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哲理。

昔日佛在菩提树下所觉悟的,就是万物皆从因缘生,缘生诸法,原无自性,其性本空。即此空性,就是宇宙的原理,现象界的本体,众生本具的真心,原有的佛性。因此,成为宇宙大觉的圣者。

在佛眼观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所以构成如此复杂的现象,都是凭籍主要的原因与助缘。没有任何一种事物,不是在“因缘聚会”时而生;亦没有任何一种事物,不是在“因缘别离”时而灭;更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离开因缘的范围,而独立生存者。故经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有因有缘灭世间。”

但甚么是因?甚么是缘?因之与缘,究竟是甚么东西呢?佛说:因,就是众生内心存在一种惯性的力量,uedbet全球第一名词称之为业种子。缘,是外在环境的种种助缘。例如:一粒麦的种子,就是内在的主要原因,而水士阳光便是外在的助缘。如果老是把麦的种子收藏在瓶子裹,那不管经过若干年,仍然是无法开花结果的;为甚么?因为缺乏外界的助缘。当知一粒种子之所以能够萌芽、抽枝、开花,和结成累累的果实,于其中间,必须凭借人工的耕耘,肥料的灌溉,以及水土阳光等因缘条件之配合。否则,缺乏任何一种因缘条件,都不能生长,结成果实的。植物如此,其他宇宙万物,无不皆然。

如果科学家用化学来分析宇宙万有,到最后分子、原子、电子、核子,亦皆是因缘和合而有。即使是众生之生命,又何独不然?例如:一个婴孩的诞生,全凭自己内在的业种子为因,配合父母的助缘,再加以外界地水火风空等物质条件,然后可以正常生长。所谓业种子,就是人的八识心田,所含藏具有生长功能的潜势力。这种潜势力,是由人类过去多生多世在生活中,所造作种种或善或恶的行为,印烙在内心的累积习气,所凝成的一种能引生未来自果之功能。会直接影响我们未来一期生命身心之组织与生存,创造未来苦恼或幸福的结果,因此,名之为业种子。

由业种子所引生的宇宙万物,都是仗因托缘而幻有,本无自性。故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无论怎样,在我们的世界上,是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有的,只是变化着的存在,彼此互相凭借的存在,而且是短暂的,无常的存在。这些短暂存在的东西,其性本空。故佛说:“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这就是:“色不异空”。但“依空缘起”却能幻有一切,我们不能抹煞现象界的一切事物,故说“空不异色”。

缘起之我,本无自性,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明天之我,又非今天之我。结果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所以无须死而后空,即生存时便知其空,故说:“色即是空”。虽然我们的色身是无常短暂,终归于空,但我们此性空的精神界,却永恒不灭,能为诸法缘起之所依,作为缘起诸法的本体,故说:“空即是色”。

换句话说:缘起性空,有而非有,是“色不异空”。性空缘起,空而不空,是“空不异色”。缘起性空故,所以即有即空,是“色即是空”;性空缘起故,所以即空即有,是“空即是色”。众生因贪恋现象界的物质享乐,迷失精神界性空的本体,不知缘起性空的真义,大都认为色有空无,色之与空迥然不同,彼此互异。观世音菩萨,因彻底照见,内的五蕴身心,外的宇宙万有,无不皆空。而此空非灭色而后空,而是色法存在时,根本就没有实体,本身即是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以破除众生的我法二执,令人不着于有,而能离一切相;即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又说:“空不异色”,“空即是色”,令人不落于空,而能修一切善,即金刚经所说:“而生其心”。因为人总是欢喜当说到有时,便执于有;说到空时,便执于空。所以本经对于执著有之人就说:色之有,是不异于空;色的东西本身就是空。对于执着空而陷于虚无之境的人说:空之无,是不异于色,空这东西就是色。这是最巧妙的破执方法。

若在修行方面说:“色不异空”,是修空观;“空不异色”,是修假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修中观。因为权教菩萨,虽然不像定性声闻一样,贪恋涅槃空寂,而能够修习假观,入俗利生,但法执未亡,见有众生可度,有空理可证,未能空有圆融,故观音菩萨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令舍二边,证入中道第一义空。

若在度众生言:“色不异空”,是破凡夫的我执;“空不异色”,是破圣人的法执;“色即是空”,是菩萨大智,无相布施;“空即是色”,是菩萨大悲,不舍众生。

再从众生境界而言:色代表物质,空代表精神。“色不异空”,是物质的色身,不能离开精神而独存,否别,将变成植物人。“空不异色”,是精神不能离开物质的色身,否别,将变成没有体质的幽灵。“色即是空”,是说缘起性空的色身,是精神的附属品,“空即是色”,是说性空而能缘起的精神,是万有的本体,在因缘条件具备时能生万法。故人生不只是精神与物质综合于一体,还需要二者兼顾,平衡发展。

可惜现代人,往往偏于物质的享受,而忽视精神的文明,致使生活出现偏差,苦恼丛生。欲想度一切苦厄,不但要明白“色不异空”而能寡欲知足,不沉迷于物质的享受与占有,而损人利已,薄人厚我,作诸罪业;还要理解“空不异色”,而能把握人生,扩展德性,善与人同,甚至舍已为人,造福社会。若能进而体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道妙理,修善离相,离相修善,自他共济,自度度人,何止个人能度一切苦厄,还可以取消战争,促进和平,建立幸福美满的人生,终有一天,进趣佛道,亲证此色空相即,色空不二,色空圆融的中道妙理。所以观世音菩萨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止是含有至高哲理的无上法宝,是菩萨修学般若的要径,亦是现实人生离苦得乐的妙方,是拯救世人的慈航。我们无论是要学佛修行,或是自救救人,都应该去研究,去理解,去依教奉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上不过是但举五蕴中之色蕴,说明缘生性空的真谛。现在以色蕴为例,再说明五蕴中,受、想、行、识等四蕴,亦如色蕴之缘起性空。即是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其他想、行、识亦复如是。不过,色蕴,是物质的现象,受等四蕴,是心理的现象;虽然心物不同,但其缘起性空的原则却是一样。因为人的心理现象,亦没有个别独立的自性,必须凭借六根、六尘、六识之众缘和合,然后能够发生作用,所以其性本空,皆不异空,皆即是空。

譬喻人之视觉神经,必须综合对象、光线、空间、眼球、以及内心的分别作用等种种因缘,始可以引起视觉的功能;若然众缘变异成缺乏时,则此视觉即不可能存在。既然必须凭借因缘而有,本无独立的自性,则视觉的本身就是空;即使是视觉存在时,就不异于空,就即是空。

总之:宇宙人生,有情、无情,一切常识认为存在的东西,不外是物质现象,以及心理现象。物质现象,除五蕴色身之色相外,还包括宇宙间一切有形相的有表色,以及没有形相(能量)之无表色,甚至与时间对立的空间(无表色)。皆属于色蕴所摄。心理现象,即是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综合而言,即是色等五蕴。可以说,五蕴就是构成宇宙人生的基本条件。今既然在般若真空智慧照见之下,证明此作为构成宇宙人生的基本条件之五蕴本身就是空;则所构成的宇宙人生,当然亦皆是空。例如:基于土、木、瓦、石、人工等因缘条件而建成的房屋,而今土木等缘既空,当然房屋亦不再存在,亦即是空。是故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

这种般若真空的妙理,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依实相般若之理体,引发观照般若之妙用,所照见宇宙人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原理。

Copyright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