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五)
2006年06月25日11:59文章来源:uedbet官网西甲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385 字体: 繁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五)

七、 般若之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指五蕴诸法,包括宇宙万有一切现象。空相,是指宇宙万有的本体,即是众生的真心。前面说:诸法现象,不异空性的本体,亦不离空性的本体,但此空性的本体,究竟是怎样的呢?观音菩萨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此经,是以般若智从空立论,故不言真心,而言空相;其实,此诸法空相,就是众生的真心,是般若真理智慧的本体。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此空相的真心而幻生;但空相的真心所幻生的诸法现象,反而盖覆了此空相的真心;致使缺乏般若真理智慧的众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本来具有此真心。

观世音菩萨,既以般若观智,照见诸法缘起性空的原理,则如风扫浮云,皓月当空,妄心粉碎,真心显现。因此,发现真心之真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真心,真常不变,非可以作之使其生,坏之使其灭。非由般若照见然后有,谓之生,亦非般若未照见前则无,谓之灭;盖其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故云:“不生不灭”。

真心虽然常住不变;但无形无相,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净。众生虽然作恶多端,其真心不因被恶缘所染而污垢;众生虽然众善奉行,此真心亦不因被善缘所熏而清净。真心原本清净,犹如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出于清水而不沾,所以说:“不垢不净”。

众生的宝觉真心,原本各自圆满,非可以加之使其增,损之使其减;更非修学般若,豁破无明,真心得以显现时,谓之增;亦非未修般若时,真心被无明所障蔽,迷而不觉,谓之减。真心法尔天然,本来如此;非因诸佛证之而增;亦不因众生迷之而减。所以说:“不增不减”。

可以说:真心不变故:色法现时,不随众生的色身而生;色法灭时,亦不随众生的色身而灭。真心空寂故:凡夫染于有漏恶法,不随之而垢;圣人熏于无漏善法,不因之而净。真心圆满故:众生迷之并不见其减,诸佛证之亦不见其增。故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缺乏般若智慧的众生,于此真心不变随缘之体,缘聚妄见其生,缘散妄见其死。因见有生有死,故贪生怕死;甚至为了自己的生,而不顾他人之死。由是损人利己,薄人厚我;斗争冲突,遂苦恼丛生。

众生不知真心随缘不变,随恶缘之习染时,虚妄名垢;随善缘之熏习时,虚妄名净。既见有垢有净,则有相形之美恶优劣;因而爱美恶劣,取舍心生,贪嗔内蕴,谋夺外驰,遂酿成人欲横流之世界,为患无穷。

众生不明此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见诸佛菩萨觉悟时,妄以为增;当自己迷惑不觉时,妄计为减。既见有增有减,则斤斤计较于大小多寡,分疆划界,自他分隔,人我对立;每遗憾自己之不足,常嫉妒他人之有余。由于贪求不已,欲壑难填,故作*犯科,祸国殃民。

如果众生能够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观照五蕴诸法,缘生性空;通达此诸法空相的理体,原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脱落诸见,不生执着,既无缘起为生,缘尽为灭;亦无出障为净,随流为垢;更非悟时为增,迷时为减。生灭,垢净,增减等相皆空,则因执相而分别取舍、所招致的烦恼与不幸,当然亦消灭于无形。

道元大师说:“了悟于生,了悟于死,乃佛家一大事因缘。”真的,能够了悟生死的人,就不致为生死所囚;也唯有不囚于生死的人,始能够真正体悟此不生不灭的空相。亦唯有亲自悟证此不生不灭之空相的人,才不怕死,才肯为世界人类而死。太史公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中国古代的岳飞之尽忠报国,文天祥之以身许国,这些民族英雄之所以不怕死,仅是爱国爱民之强烈责任感所驱使,而能舍生就义而已;并不等于他们已经懂得生死。真正懂得生死的人,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但求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可以为众生而生,亦可以为众生而死。所以能够留惑润生,不住涅槃,而入生死,恒乘般若之船,于六道生死苦海中,运载众生,自生死苦海此岸,抵达涅槃真理之彼岸。既随顺生死,又能超越生死。这就是大乘菩萨,明白诸法空相之后的悲愿与实践。

(一)空蕴处界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二字,是承上起下之词。承上诸法空相,起下文无色,无受想行识。意思是说:由于众生的真心,原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尔天然,空无一物的缘故,所以在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没有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可得。

前说照见五蕴皆空,是约五蕴本身言;因为五蕴诸法,从因缘生,原无实性,其性即是空性,所以说:“五蕴皆空”。现在,是约真心的实相理体言。众生本具之真心,本来空寂,实无五蕴等诸法现象可得。前是从现象推论至空的本体; 今是拨开现象的假相,但显空的真性。现象虽有,但其性本空,有等于无。所以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没有五蕴可得,故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说明众生的真心,不但没有组织众生身心的五蕴诸法,亦没有内在的六根,与六根所对外界的六尘。六根又名六入,入是涉入。众生内之六根,既能涉入外界的六尘;而外界的六尘,亦能涉入众生的六根;如是根尘互相涉入而生识。六根为识所依,六尘为识所缘,是以六根六尘,既是识所生之处,亦是识所依之处;故六根、六尘,合之名为十二处。

眼等为人体之器官,用生理学的名词说,眼为视官,耳为听官,鼻为嗅官,舌为尝官,身为触官,意则谓之感官。此乃父母所生的肉体现状;粗而浊,但有形质,全无知觉。楞严经形容六根的相状是: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桑,心如幽室见,名之为浮尘根。

此外,还有净色根,为此等浮尘根之所依。可以说:净色根,即是浮尘根之实体;此体细而净,犹如琉璃。非肉眼所能见;等如生理学家所说之神经细胞。生理学名之为: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嗅觉神经、味觉神经、触觉神经、以及感觉神经。若然但有视觉神经的净色根,而无浮尘根之眼球,则像盲人;反之,但有浮尘根之眼球,而无视觉神经,则犹如死人,都不能发生眼的作用。当知我们眼之所以能缘色、耳缘声、鼻缘香、舌缘味、身缘触、意缘法,主要原因是在浮尘根之外,还加上净色根,才能发挥六根的功能。

色、声、香、味、触、法,是众生面对的六尘境界。尘是染污的,变动的; 所以色等六尘,不但能染污人的真心;而且是常在生灭变动中。六尘又名六境,因为六尘,是六根所对之境,作为引生六识的条件。例如:色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乃至男女等形貌,作为眼所对之境。声有琴瑟管弦、鼓乐笙歌,甚至男女苦乐等声音,为耳根听觉所闻的对象。香有龙麝、旃檀、沉香、脂粉等香,甚至包括一切香臭或非香非臭等气味,为鼻根所嗅的对象。味有甘甜、咸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美味或香或臭之饮食,都是舌根所尝的东西。其余冷暖、涩滑、轻重、柔软、粗糙、甚至肌肉、衣服都是身根之所觉触。至于前五尘所落射的影子——法尘,则属于意根所缘。例如昨天、或很久以前,我们曾经看见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听过一些悦耳的音乐;现在虽然事过境迁,但在我们心目中,仍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当清闲之际,脑海中便会影现出曾经见过的美丽影子,或悠扬之音乐。有如电影机一样,把前尘往事,一幕一幕的放映出来,这些就是法尘。

色声等六境又名六贼,因为这些外界的境象,透过人眼等六根之媒介,往往使人不由自主的追逐物欲,迷恋不舍,作诸恶业;而令人本身之功德法财,为之而虚耗、而消失。故楞严经说:“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说明清净真心的空性中,本无眼识,乃至无意识。因为眼等六识,是由于上面所说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境而引生的。众生因眼缘于色境,再由色境的刺激,而产生视觉的眼识;是以眼识之生起,必有其所缘的色境。其他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亦然。因为众生身体中眼耳鼻舌身意等器官,受外界色等六尘的刺激,而引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感觉等作用,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识心。

六种识心中,前五种所依的是物质性的五根;第六意识所依的,是精神性的心理。前五识的功能是直觉的,全无分别作用,而且只能各缘一境,又只能缘现在境,不能缘过去或未来境;相当于心理学家所说之“感觉”。第六识则专长于分别计度,同时能回忆过去,预想未来,作为一切善恶行为的主谋;相当于心理学所说之“知觉”。知觉是建立在感觉之上,还包括着很多的感觉。所以意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同时意识,独头意识,散位意识,梦位意识,以及定位意识种种不同。

例如:当我们看到天空白色的东西时,视觉的感觉,只是那白色的一片片浮动着的东西而已。一刹那间,我们就知道那是云,或是一团叫做云的水蒸气;这便是知觉。这种知觉在唯识学上,名为五俱意识,或名同时意识。因此意识,能与前五识同时发生作用;除非前五识不与外界接触,否则,当前五识受到外界的刺激发生感觉时,此识便马上自动帮助前五识运作。比如:当我们的眼睛刚与外界接触,被外界之色刺激而引起反应时,意识便立刻帮助眼根,分别那是黄色、青色,好色、不好色。当我们耳才闻声时,此识亦敏捷地帮助耳识分别这是男声、女声、动物声、植物声、可意声、不可意声。乃至身识觉触时,此识也同样的勤奋而又热心帮助身识作种种分别;此是痛觉、快觉、冷觉、暖觉等,所以名“同时意识”。

独行意识,是离开眼等五官之感觉而独立运作的识心活动,相等于心理学家所谓想像。因为此独行意识,离开前面五种识心,仍然可以自行分别、推理、想像,如追忆过去,想像未来等。唯识学依此独行意识,分为梦位、散位、定位三种。

当吾人休息时,或在睡眠中,前五识俱已停止活动,但此意识却仍然在活动中;甚而凭着它的幻想,而构造种种不同的梦境,名梦位意识。又如我们眼等五识都不起作用时,但内心仍然情绪纷纷,思潮起伏,这种现象,是散位意识。其余科学家的分析,哲学家的推理,文学家的思考,艺术家的想像,革命家的计划,宗教家的意志等,都属于散位意识所摄。至于定位意识,是一种心力集中而统一的心境。这种心境的表现,是精神的集中,宁静、和谐的境界,非一般人所常有的经验;必需要有相当的修养工夫,或如法修习禅定的人,然后有这种经验出现。

梦位意识,是颠倒错误的;表面上似真,事实非真;表面上似能推理,其实非理。唯识家名之为“非量”知识。散位意识中,固有贯通前所经验,成为推理不误的“比量”知识;但亦有错误之非量知识。其中,尤以后者居多。定位意识,则很少生起主观的作用,只是一种明朗的意境,多属“现量”之直接知觉。

综上,可知意识实概括整个现实人生的一切心理作用,而且支配着整个人生的行为和意志。因为其中包括有现量、比量、与非量的意境。所以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曲直的分析,善恶美丑的观念,人我自他的纠缠,社会团体的纷扰,无一不是这个精神界的杰作。它固然可以使人成为慈悲的菩萨,亦可以使人成为凶恶的罗刹。虽然此识能支配人生,但亦不过是因第七识私我之因缘而诞生之知觉而已;因缘生法,既无自性,当体即空,在真心的空相中,根本就没有这些错讹复杂的现象存在,因此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等为内之六根,色等为外之六尘,眼界等为中间之六识。六根有六根的界限,六尘有六尘的界限,六识有六识的界限。如眼根以色尘为界,色但为眼界所缘,眼所见唯色,非声香味等。耳以声尘为界,声但为耳所缘,耳唯闻于声,非以色味触等为所闻。……乃至意识亦只是以法尘为界,法尘但为意所缘,意所缘不能越此法尘而有想。此外,眼识之引生,亦必限于眼根,非眼根不能引发眼识。故眼识亦唯以眼根为界。其他五识亦然。总之: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各之界限不同,故合之名十八界。

经中之无字有二义:

一、是离因缘假合之外,眼等六根各无自性,而色等六尘亦不能建立,那么依之而有的六识,更不可能存在。这是说明从因缘所生的一切事物,都无自性,都是空的。所谓“一切皆空”,在智慧深而又头脑敏锐的人,听说:“一切皆空”这句话,立刻就会明白是甚么一回事了。但对于还未能理解真空意义之人,就要首先为他说明五蕴皆空。如果对五蕴皆空还不明白;就应该对他说六根与六尘的十二处都是空的。假如仍然不明白,就要进一步说“六根、六尘、六识的关系,是彼此互相为因,互相为缘而诞生,完全是在相对依赖的关系下存在;本无自性,当体即空。故曰;“无”。

二、是说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于中不起妄念分别,自然无根尘虚妄之境界。此非孔夫子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而是当我们彻底明白般若真空妙理之时,心正在焉,如皓日当空,明察秋毫之际,而能虽视而不贪色,听而不恋声,食而不爱其味。不贪则不取,不取则不为物所转,反能转物,于是内而忘我,则无六根,外而忘境,则无六尘,于其中间,自然不起分别取舍之心,即无六识。根尘识三俱皆空寂,则灵光独耀,内外中间,融归真空之性。至此,还有甚么六根、六尘、或六识之可言呢? 所以,为了破除凡夫境界,因眼取境,由境牵心,而诞生种种妄想识心的执着。故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

据说:洞山禅师自小出家,师傅教他念心经,每念至无眼耳鼻舌身意时,心生疑惑,不觉举手摩摩自己的眼睛,又拉拉自己的耳朵,捏捏自己的鼻子,心想,明明是有眼耳鼻舌…,为甚说无呢?因问师傅,可惜他的师傅,是个老实修行的人,只知道诵经,但不求其解,被小徒弟一问,真的不知如何解答。但觉得这个孩子,宿根深厚,将来必成大器,因此,特别栽培他,及长,鼓励他游方参学,终于成为一代禅师。

(二)空缘觉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般若真空,不但无凡夫迷执之境界,亦无二乘圣者觉悟之境界。此中所说无无明等十二因缘,是二乘中辟支佛圣人所修的法门。梵语辟支佛,译名缘觉,或名独觉。生逢佛世,亲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人,名缘觉;或生不逢佛世,仅凭宿植善根,独宿孤峰,“春睹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观察万物,缘生缘灭,生灭无常之理而悟道的人,名独觉。无论是缘觉或独觉,都是从因缘而悟道的圣者。

无明与老死之间,简略了十支,应该加上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等共十二支,名十二因缘;有流转门与还灭门的不同。流转门,是说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因缘,其中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因果。由于众生的生死无穷无尽,如水之川流不息,又如车轮之旋转不停,因名流转门;属于污染的缘起,是迷情众生的苦因苦果,亦是顺观的十二因缘。还灭门,是教导人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若能依之逆观十二因缘,就可以灭除烦恼生死,还归真理的故乡,因此名之为还灭门。在三乘教法中,是辟支佛乘的解脱道,属于清净的缘起。

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是详述众生的生命,由细至粗,自高而下的过程。迷途众生,最初因无明不觉,迷失真心,所以走向黑暗而苦恼的世界。然而,无明又是甚么呢?无明:可以说是一切烦恼的祖宗,亦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本来,众生的真心,是纯洁无瑕,清净本然,妙明觉照的。可惜湛然心海,无端鼓起无明烦恼的波浪。由于一念妄动,障蔽本觉妙明,于真心空无所有的境界中,产生了欲有所明的妄觉,这就是佛经所说的“无明业相”。由于无明之欲有所明,于是幻觉内有能见的见分,外有所见的相分;能所对立,辗转迷执,由三细而六粗,遂有迷理无明,迷事无明;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尘沙无明,见思无明;执我无明,执法无明;生育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子孙;而真心也就被重重的无明黑幕包裹起来,失却原来的灵明觉照。自此,众生不再认识真心,反而认妄作真,以为妄想识心就是自己的心,遂被妄想识心所支配,所驱使,胡作非为,由业感果,轮回六道,流转生死,求出无由。所以,无明是二种生死的根本,亦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行:行是行动,即是众生心识的活动,亦可以说是妄想识心盲目的冲动;属于思心所的主体,是五蕴中行蕴所摄。由此“行”的思心所,使我们做出或善成恶,或不善不恶的事业,作为引生下一期生命的力量,叫做行。

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为过去业力所牵,挟持着过去生命所造作的善恶业种子来投胎,随业受报;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因投胎时,对于父母,妄生憎爱之念;就凭此一念爱恶分别之心,名之为识。

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心识由一念憎爱而投入母胎是为名,揽父母精血而成胎是为色,此即由心物和合而成的胎相,叫做名色。胎相虽然具足心物两种元素,可是受想行识等心法是无形无相,不可以示人,而且初投胎时,六根未成,识心不能发挥其功能,但有心之名,没有心的实际作用,所以不称为心,只称为“名”。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但称“色”。合之名为“名色”。

六入:六入是指眼等六根,名色在母胎中,渐渐长成,具足六根,于出胎后,对外面的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触:触是接触,婴儿初出母胎,与外界接触时,虽然六根与六尘有接触的机会,但还没有能力分别美恶好丑,而生起憎爱之念。即使是两、三岁的婴孩,仍然是天真纯朴,六根对六尘接触,亦仅有单纯之知觉而已。

受:受即领受,是五官与外界事物接触而发生的一种感觉。当小孩年纪稍长,四至十岁时,知识渐开,开始感觉到环境的优劣,而尝受到或苦或乐的滋味。这完是情感的作用,是受蕴摄。

爱:爱是贪爱,当小孩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年将成人,欲望既开,对五欲尘境,喜欢的便展开追求,心生贪着,这就是爱。由于六根与六尘接触,因而发生感觉的情绪;继之而来的,便是贪爱之心。此爱的范围极广,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等颠倒的情感,皆属爱摄。

譬喻:这件东西是我所爱的,因而生起一种“喜”悦的情绪;若他人夺取我所爱,便产生“怒”不可遏的嗔恨心。丧失我所爱则悲“哀”不已;或能尽情享受,便感快“乐”。顺我所“欲”便生贪“爱”之心;或违我所爱便生厌“恶”之念。总之:凡夫境界,无时无刻不在爱之圈套中打滚,消耗了宝贵的生命而不自觉,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这就是爱的烦恼。

取:是一种占有欲,人生二十岁后的青年期间,由于内在爱欲的炽盛,对外界物质的享受,往往贪求不已,诸般百计,欲据为己有;甚至不夺不餍,名之为取。

有:有是有因有果。由前际爱的追求,取的占有,不觉造了很多或善或恶的业;有了业因,非受生死轮回的果报不可。所以招致后际生、老死之果。

生:生即受生,是生命的开始,亦是接受果报体的开始。

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之果。所以生字,通因通果。若对前之爱取有言,则属未来受生之果;若对后之老死言,则属未来感果之因。

老死:诸根衰颓谓之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必有死,这是现象界必然的定律。众生的生命亦然,自出母胎后,由幼而少、而壮、而老,匆匆数十寒暑,一期报尽,终归于死,是为受报的终结。但可惜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众生的生命,就是这样一期又一期的延续下去,演变成无有止境的生死洪流,而众生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求出无期。

以上十二种因缘中,无明与行二支,是过去因,引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果;再由现在爱、取、有三支为因,招致未来生、老死二支果。由过去因,招感现在果;再由现在因,招致未来果。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辗转依因感果,果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不断,生死轮回也就不息。

此十二因缘,不外是惑、业、苦三道。无明和爱、取三支属于烦恼惑道(无明为过去惑,爱取为现在惑)。行和有二支是属于业道(行是过去业,有是现在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属于苦道。所谓:“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

“惑、业、苦”三道,为一切有情轮回生死的总纲。依过去世的“无明、行”二种惑业;招感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苦道。复由现在世之五苦道,引生现世“爱、取、有”之惑业。再依现世之惑业,受未来世的苦道“生、老死”。如是依惑造业,由业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业,再受苦。惑业苦三,如连环钩锁,循环不息,故招致无尽的生死轮回,谓之:“流转门。”我们欲想截生死流,登涅槃岸,摆脱惑业苦的束缚,必须修学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灭。因为无明,是惑业苦的始祖,生死的根源。众生自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惑业苦”的轨道上兜圈子,不能跳出生死轮回。辟支佛这一类圣人,却能够观察到这点,心生畏惧,厌离生死,故挥智慧的宝剑,斩断无明与行的惑业,于生死的洪流中,掌握生命之舵,驶向涅槃彼岸,终于抛弃生死,登陆真理之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解脱。

因为辟支佛的智慧,知道人生的忧悲苦恼,是由于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老死则因“生”命而有;而导致生命的延续,皆因“有”业力的牵引。业从何来?由妄“取”生。为什么要妄取呢?是被贪“爱”之心所驱使;爱又从何而来?是从感“受”的妄情而生;受因何而有?是因六根接“触”六尘。触又因“六入”而生。六入又因“名色”而有。名色的生长,则由“识”心投胎,识心投胎的主要原因,是由过去“行”为造作的业力所牵,业力牵引识心投胎,等如凭罪状而入狱一样。若无业力,识心就不会被逼去投胎受报。业又从何来而来呢?业是由“无明”而生。由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追究生死根源,罪魁祸首,实是无明。

我们想取消人生“老死”的忧悲苦恼,就要不去受生;要不受生,首先要消灭无明。欲想消灭无明,必须反妄归真,舍识用根;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破除我法二执。如是妄尽情空,真心显现,无明自然消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直至生灭,则老死皆灭。前者既灭,后者不起,即可永灭生死,回复真心的清净,谓之还灭门。

流转门是观察世间生死的缘起,还灭门是进修出世解脱的法门。虽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原则的十二因缘流转门,能令有情流转生死;但依据“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还灭门,亦可使人超越生死。这是辟支佛所觉悟而又证得的境界。

但在菩萨般若正智,照见诸法皆空之下,不管是流转门,或是还灭门,一律是不存在的。何止无明空无自性,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六入,…乃至生、老死,无一不是空无自性;除了妄想执着,根本就没有实质存在。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然则,依据真心的空相说:不但没有凡夫流转门的十二因缘法,同时也没有圣人还灭门的十二因缘法。这样,当然是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亦没有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故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三)空声闻法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四谛理,是声闻人依之修行而悟道的法宝,属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梵语舍罪婆迦,义译声闻。是一类因闻佛说法之音声而悟道的圣人,被称为声闻。

谛是审实义、观察义。意思是说:声闻人得闻佛说四谛法,而知道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确是苦(苦谛),同时又了解生死苦恼的根源,皆因众生内心积集贪、嗔、痴等烦恼,策动身口意三业,而作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积集而形成的(集谛);若然能够取消内心贪嗔痴等烦恼的积集,就可以解脱生死的苦恼,证得涅槃究竟的快乐(灭谛);但欲想离苦断集,一定要切实修道(道谛)。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修道之功力,断除见思烦恼,即可转凡成圣,证得我空真如之理。所以亦名四圣谛。

苦谛:苦是逼迫性。众生自从迷真逐妄以来,就与苦结下不解之缘。不管寿命长短,都一直在苦难中度过。不是八苦交煎,就是三苦光临。我们的身心,除了常常受到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的八苦逼迫外,还要接受来自人事界或自然界的种种侵袭与恼害。例如,人事界的刀兵盗贼,侮辱侵害,威胁压迫,讥诮怒骂,妒害谗谤,怨毁仇杀,拘禁刑罚等种种侵犯的困扰;以及自然界的水火雷电、寒暑风雨、旱潦瘟疫、蛇蝎虎狼等祸患的伤害,此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种种意外,令人苦上加苦,这就是三苦中的“苦苦”。

即使有人能够幸免“苦苦”的袭击,但世事无常,好境不永,赏心乐事,转眼成空。或因事业失败,宣布破产;或因家境衰落,不堪回首话当年,所谓乐极生悲,面对“坏苦”,能不黯然神伤,感慨奚之?

就算你是个拥有名利财富,健康快乐,享用如意的幸运儿,既无天灾人祸之忧,亦无惨败之苦;但寒暑迁流,岁月不再来;世界有成住坏空,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一旦死神降临,即成永诀。最惨的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种“行苦”逼人,能不悲哀?

所以,凡是有生命的动物,尤其是人,无论是男女老少,或是富贵贫*,身边永远散布着苦恼的影子;何止三苦、八苦,简直是无量之苦。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众生困居三界,恒受众苦逼迫恼害,令人恐怖畏惧,故佛说:此是苦,真实是苦,不可令乐。

集谛:集是积聚义、招感义。人生之苦,究竟是从何而来?佛说:“集是苦因,苦因集有。”何谓集?集就是积集。积集甚么?积集根本无明烦恼,积集枝末无明烦恼,积集无量无边的烦恼。因为众生心中积集烦恼,策动身心,造诸恶业,作为感果之因;是以人生之苦,皆因烦恼集谛而来。既非天降地生,亦非神赐人与;完全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灭谛:灭是消灭烦恼的苦因,就可以取消生死的苦果,而证得涅槃寂“灭”的快乐,因名灭谛。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名为涅槃。”故知涅槃,是断尽见思烦恼,解脱生死束缚后,所证得我空真如的生命。声闻人证此,精神上获得寂静与轻安,清凉与自在,内心再不为烦恼的束缚,所以灭,又名解脱。

道谛:道是通达涅槃解脱之管道。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人生是苦,而且找出集是苦因,同时又知道真理生命之所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五欲,实行修道。佛陀指示给我们通往涅槃的道路很多,在小乘言,广则有三十七道品,略则是八正道,再略,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依戒修定,因定发慧,自然可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到达涅槃快乐的彼岸;由苦恼的凡夫世界,通往圣人自由自在的涅槃城,因名道谛。

概括而言:现实人生毕竟是痛“苦”的,致苦之因,是从贪等烦恼惑积“集”而来:如果我们想到达寂“灭”解脱、安乐自在的世界,就应该一心修行办“道”。

苦是集的果,集是苦之因,灭为修道之目的,道为证灭和断苦的工具。苦集二谛是现实世界的苦因苦果;灭道二谛属于真理世界的乐因乐果。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然而果不离因,无因不受果。若畏苦果,当断苦因;好爱真理生命,自当修学三无漏道。这是佛陀最初教化凡夫与小乘的善巧方便。

昔日释尊成道后,即往鹿野苑为五比丘说这四谛法。一共说了三遍:一名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名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名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名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

为什么要连续说了三遍呢?因为众生的根性利钝不等,初转是直接开示四谛的真相,利根的人一闻即悟,自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但佛又顾虑及那些根性稍纯的人,初次听法,未能直下省悟;因而重说一遍,警省劝修,使中等根机的人,信受奉行。最后又恐一般劣根性的众生,不能信解;因而引己为证,谆谆善诱,鼓励劝勉,使闻法众生,见贤思齐,因此不得不说三遍。

小乘人依苦集灭道四谛法修行,即可获证阿罗汉小乘极果,所谓“我生已尽,(证苦谛智),梵行已立,(证灭谛智),所作已办,(证道谛智),不受后有,(证集谛智)。但这只是小乘圣人,未解法空的修证,是佛昔日曲就凡夫程度,所设立的初级小学课程,属于化城,未到宝所,机情所设的化城,未到宝所,非究竟的佛法。现在本经的宗旨,是破有显空,所以在般若真空的理体言,既无生灭之苦集,亦无修证之道灭;即是说,真心的空相中,并没有生死“苦”的感觉,没有贪爱“集”因之可断,亦无寂“灭”的涅槃可证,更无解脱之“道”可修。故曰:“无苦、集、灭、道”。是空声闻法,令小乘人破除法执,而能回小向大,广学般苦,趣向佛道。

(四)空菩萨法

无智亦无得

此乃空菩萨法。菩萨修学六度法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趣向佛道,是有智亦有得。但本经独说般若:所以智,是指观照般若能观之智,得,是指观照般若所证得的空理。菩萨以般若智,照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法,皆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而从现象界,深入诸法的本体,证得诸法的空相。故智是能观、能证,诸法空相是所观、所证。能证之观智是般若(观照般若);所证之空相,亦是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是依实相般若的本觉理所起的始觉智,始觉智的观照般若,亦不离所证得实相般若的本觉理。能证所证,原同一体,不可分割;只是始本合一,智理一如而己。既无能证之观智,亦无所证得之空理。故说:无智亦无得。如佛在金刚经所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经亦说:“无智无证,即是证佛法身。”是以真正通达般若真空妙理的菩萨,是不会见有能观之智,及所证空理之得,否则,便是能所未亡,法执未空,怎可以进趣佛道?

或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是众缘所成,属生死染污之法,理应遣除。为什么连声闻、缘觉、乃至菩萨所修圣人之法,也要抹煞呢?当知般若真空理体,凡圣情尽,智虑都亡,根本不立一法;非但没有凡夫染缘而起之蕴处界,也没有二乘净缘而起的四谛、十二因缘法,就是菩萨能观之般若“智”,以及由观智所证“得”的真空理,通通都是没有自性,其性就是诸法空相。故曰:“无智亦无得”。

事实上,在俗谛理言,是有生死,也有涅槃;有凡夫法,也有圣人法。所谓:有事有理,有因有果,有修有证。而且是如来藏性的一部份,属于不空如来藏;但不空如来藏,只是性之用,非性之体。藏性之体,是真空的真谛理;藏性之用,是妙有的俗谛理。本经宗旨,是显般若真空的理体,所以是不空而空。凡情圣智,一切皆空,不独空凡夫法,连三乘圣人之法亦空;不止破凡夫的我执,亦破三乘圣人的法执。二执破,妄情尽,真心显,才是实相般若的毕竟空,亦是本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

Copyright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