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六)
2006年06月25日12:01文章来源:uedbet官网西甲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286 字体: 繁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六)

八、 般若之用

(一)得证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般若的真理智慧,不但照见五蕴皆空,同时照见凡夫的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修证的四谛、十二因缘,以及菩萨修证的智与得,皆空无自性,皆不可得。结果,“以无所得故”,得证涅槃,得成菩提。可知无所得,才是真得;否则,有得必有失。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译为觉有情;即是觉悟了的有情,当然不同于一般迷染的有情。迷染的有情,由于缺乏般若空慧,不知诸法现象,根本就没有实我实法可得,内执身心为自我,外执世界为我所有,根尘对立,心被境牵,身为物转,见不超色,听不超声,乃至嗅香、尝味、觉触,皆互相障碍,内之六根,被外之六尘所限制,不能互相为用。加以人因有色身,在陆需屋,在水需舟,生活所须,又不能自供自给;不可能离群独居,必须依赖社会群众,往往被环境与人事牵制,怎得心无挂碍?

何况人是贪心而又自私的动物,每为贪恋物质的享受,贪图权势的扩展,贪图事业的成功,贪图财富的增值,贪图名利的占有,贪图家庭的美满,贪图妻儿的幸福,…样样贪求,事事牵挂,又怎得无挂无碍?何止挂碍,而且常怀恐怖,恐怖事业失败,恐怖名誉被毁,恐怖金钱耗尽,恐怖妻儿失散,恐怖死神降临,恐怖…。即使是学佛的人,也有恐怖,恐怖道场不兴旺,恐怖常住入不敷支,恐怖道业不成就,恐怖后继无人,…念佛的人,又恐怖不能往生西方,不论僧俗,皆有挂碍,皆有恐怖。由于人心恐怖太多,思想也就混乱起来,是非倒置,黑白不分,“以苦为乐,无常计常,无我计我.不净计净。”梦想自我扩展,梦想家族延绵,梦想长命百岁,梦想永远快乐,…。一连串美丽的梦想,所谓:人无百岁命,常怀千岁忧;终日生活在颠倒梦想中,患得患失,己经苦不堪言。若然不幸,当个人美梦粉碎,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更加苦恼。究其苦因,皆由不知真心的空相中,实无一法可得的缘故。

觉悟了的有情,因为修学般若,故能“依般若波罗蜜多”真理智慧,照见诸法皆空,知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皆因无明错觉幻现的妄想识心,构想与执着而有,犹如空中花,水中月,镜中影,梦中事,幻妄不真;虽然,梦里情景宛然,但从梦中醒来,境物全非,实无一法可得。所谓:“迷时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因而内证无我,外断法执,能所皆空,无住无著,故得心无挂碍。

心无挂碍故,再不会为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动,或因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生恐怖。至此,心地光明,坦坦荡荡,不再执我执法,自然远离颠倒梦想。进而以无所得之心,修无所得之善,“宴坐水月道埸,大作梦中佛事。”直至因圆果满,当证究竟涅槃,当得佛果菩提。如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据说:过去有一位禅师,名金碧锋,虽然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入定,而且定力很深,当其入空寂定时,连此障碍的五蕴色身,亦能销融于无形。有一天,阳寿该尽,鬼差要来捉他,但遍寻不获,往问土地公。土地公公,教鬼卒敲打他放在座位旁边的水晶杯,果然他立即出定。鬼卒马上将锁链套在他的颈上,要拉他走。他想,自己修行很用功,若能继续进修,一定可以解脱生死,现在因为心中牵挂一物,竟然被鬼卒捉去,多么不值!于是他对鬼卒说:鬼大哥!请你让我入内方便一下再走。谁知他转身入内,立刻打破那个心爱的水晶杯,即入禅定去。鬼卒不见他出来,入内一看,那里还有禅师的踪迹?只见他留下字条说:“若人要捉金碧锋,除非锁链锁虚空;若然虚空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锋。”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修行人欲想解脱,一定要万缘放下,心无挂碍。

“究竟涅槃”是指无住涅槃,亦即是佛所证的大般涅槃。梵语涅槃,又名泥洹,译名灭度、或解脱。意思是说:修行人到此境界,已经灭尽滋润生死根苗的烦恼,而得解脱生死的束缚,恢复身心的自由自在,是名灭度。

又梵语:波利匿缚累,玄奘法师译名圆寂。圆,是指我们真空理体本具众德,所谓:“三觉圆,万德备。”寂,是指我们的真空妙性,明妙殊绝,湛然常住,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本无烦恼,亦无悲哀。古德说得好,“真本圆,妄本寂”,是名圆寂。此仅就理体本性言,若在修证方面解释,则福慧具足,众德俱备名圆,五住烦恼已脱,二种生死永亡,不再为主观或客观事物所缠缚,而能超然物外,自由自在名寂。可分为四类:

一、自性涅槃;即是众生本具的清净自性。众生的自性,原本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圣凡同体,平等无二。即使是低级生命,如蚊虫蚂蚁之类,亦同具此性,故名自性涅槃。金刚经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指众生法尔天然,不假外求的自性涅槃而言。

二、有余涅槃:有余是指五蕴组成的色身。二乘圣人,以根本智,照彻缘生性空之真谛理,而断除三界见思烦恼,得小乘极果,证我空真如理,回复本性的清净,获得生命的自由与解脱,不再受生死烦恼之缚束,故名涅槃。但由过去业力所招致的果报色身,尚存在人间。所谓;“子缚已断,果缚尚存”,故名有余涅槃。

三、无余涅槃:断惑证真,与前相同;所不同的是此类圣人,己经离开人间。不仅精神获得自由自在,同时也抛弃了众苦积聚的五蕴色身,不再来三界受生,远离五阴炽盛的苦恼与逼迫。大智度论说:“圣人今世,所受之蕴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

四、无住涅槃:无住,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这是大乘菩萨,断尽无明烦恼,而证得法空真如的境界;亦是大乘学者,向着菩提觉道迈进的最后收获。至此真穷惑尽,事理交融,四智具足,五眼圆明,不再为分段、变易生死的缚束,亦不再为尘沙、无明等烦恼的纠缠;有的只是真理自由自在的生命。

但慈悲为怀,不舍众生的佛菩萨,因为不忍见众生沉沦生死苦海,而自已独享真理生命的快乐,故不住涅槃,倒驾慈航,随流九界,出生入死,教化众生。虽然,但本其深邃的智慧,照彻事理,了解缘起性空,心不执着。不再为生死烦恼所染,如皎洁的明月,虽在漫长的黑夜里,但不为黑暗势力所遮蔽,反而冲破黑幕,给人类带来智光的照耀。维摩经说:“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永不灭度。”此正是佛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写照。因为诸佛菩萨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其悲智双运故,亦不住于中道;而穷未来劫,永远往来生死之间,利乐有情,教化群迷,因此名无住涅槃。

本经所说的“究竟涅槃”,是指无住涅槃。因为菩萨以般若智,观诸法空,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相修善,结果,三惑尽,三空显,三障销,德智俱圆,慧无不寂;以无所得的心,证得究竟涅槃。此正是诸法空相,空而不空的妙用。

(二)得成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

梵语佛陀耶,简称佛,译名觉者;觉是觉悟、觉察义。佛以内在智慧的潜能,观察外界宇宙万有,缘起性空之真理,发现大地众生,皆具有原始智慧的佛性,如梦初觉,如醉初醒,体悟其中原理,了解人之本性,故名觉者,亦即人性的自觉。自此,佛便本着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责任心、正义感,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及其在觉悟真理的过程中,所得的经验与方法,公开介绍给众生;使众生在佛的智慧照耀下,明白真谛,认识人生,甚至和佛一样,获得真理的归宿,是名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是自利,觉他是利他。小乘人但能自觉而不觉他,有智无悲;菩萨虽能自觉又能觉他,悲智双运,但不究竟。唯有佛自觉觉他都圆满,自利利他都究竟,不止悲智双运,而且悲智合一,福慧具足,是名觉行圆满。故佛是一位大觉大悟而又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

者,是含有生命体的代号。为甚么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呢?因为人的范围太小,仅限于人类,者的范围大,不但包括人以外,凡有知觉的生命,同时包括十法界中,最高级(佛)与最低级(畜生)的生命。故经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正因为凡是有心识活动的众生,不管是圣人、是凡夫、或人道以外的一切生命,无论其诞生在甚么时代?(现在、过去、或未来。)甚么地方?(十方世界)甚么种族?(水族、陆族、人族或畜族,如法华经说:龙女即生成佛。)只要能觉悟真谛,发现本具之真空理体,都有机会成佛。所以佛,不止有一位,现在有佛,过去、未来同样有佛;这个世界有佛,他方世界也有佛。所以说:“三世诸佛”。

三世诸佛,是其显数量之多。这么多的佛,是依据甚么方法使自己成为宇宙之大觉呢?观世音菩萨说:如是众多的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而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佛所证的极果。梵语“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合名“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是显示佛果菩提之高超,无以再上。阿罗汉、辟支佛、有菩萨在其上,菩萨亦有佛在其上;唯有佛高于一切,三圣六凡,都在佛之下,无能过其上者,故名无上。

正等,是说一切众生,无有能与佛齐等者。因为六道众生的知觉,是妄知非真觉;二乘虽能觉悟诸法皆空,但味着于空,只期自度,无心度人,是心不平等。菩萨虽能本着自觉觉他的精神,自利兼他,但自觉觉他仍未圆满,虽居二乘之上,仍在佛果之下,仍然不等。唯有佛陀,不但所证的真理平等,而且能等视众生,犹如赤子,平等教化,故言正等。

正觉,拣非一般众生之不觉,拣非外道之邪觉,亦非二乘但求自利的正觉,也不是菩萨自觉觉他未能圆满之正觉,而是佛以正智之心,觉悟平等之理;又能平等教化众生,正而且等,觉行圆满,无过其上者,因名,“无上正等正觉”。

三世诸佛,因中修行,皆依般若波罗蜜多(到彼岸的智慧)的功力,照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现象,虽然缘起性空,但诸法的真性,是空而不空,故能不着于空;虽然诸法的真性,能随缘幻生诸法现象,但诸法的现象,是有而非有,故能不着于有。如是空有皆不着,而能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直至三觉圆,万德备,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可知三世诸佛,所以成为宇宙之大觉,完全依*般若波罗蜜多;没有般若至真无上的真理智慧,是绝对不可能成就佛果菩提的。我们欲想觉悟成佛,得佛果菩提,当然应该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高僧传记载: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有梵僧名佛图澄,由天竺国来中国洛阳首都弘法,有神通,能知过去未来事。有一次,他在后晋石虎军中,其城被数十万敌兵所困,石虎请问佛图澄,如何解围?澄教王下令,全城人齐声称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日夜不要间断。如是念了一夜又一日,次晚半夜,突然全城光明遍照,犹如火焰,引起城外围兵注意。敌军看见很多天兵天将,从空而降,吓得急急退兵逃走。因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是大乘究竟法,具大威德,诸天拥护。既然全城人都诚心称念,故感动天王,遣令兵将,前来保护城池,故得解围

九、 般若功德

(一)咒的类别

故知般若波箩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佛教有显教、有密教,佛经用语言文字,说明真理,使人心开意解,依教奉行,是显教;一切神咒,灵验异常,诵念有功,是密教。

梵语陀罗尼,译名咒,亦名真言,亦名总持。在咒本身的功德威力,神妙莫测方面说,名之为咒;在说咒的佛菩萨,语皆真实方面说,名为真言;在受持的人,能忆持义理,不失不忘方面说,名为总持。陀罗尼可分为法,义,咒,忍等四种。

一、法陀罗尼:诸佛菩萨所说的法,是从其真理的智慧中,所流露出来的金石良言,不但含有绝对的真理,同时具有特殊的功德;能令人改邪归正,止恶向善,反迷为悟,转凡成圣。闻法的人,能将佛菩萨所说之法,忆持不忘,历久不失,自然可以成就无量功德;故又名闻持陀罗尼。

二、义陀罗尼:诸佛菩萨,对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总相、别相,及其所含的义理与功能,无不明了,洞悉实际。闻法者若能理解佛法所诠的义理,因而知善恶,分邪正,辨是非,明因果,而且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忆持不忘,故又名“分别陀罗尼”。

三、咒陀罗尼:是佛菩萨,依其三昧力,所发出的秘密语,能摄尽无量功德;有不测之神验,可驱使鬼神,可消灾解难,甚至能发神通,满足一切行愿。由于佛菩萨之威德神力加被,能总持此等神咒之功能,历久不失,故亦名“总持陀罗尼”。

四、忍陀罗尼:忍是安忍。诸佛菩萨,由历劫修行所成就坚固不拔的意志,及其坚决不动的定力,于所闻,所修,所证之法,得精进忍;闻赞不喜,怒骂不嗔,安住不动。故又名“入音陀罗尼”。

法、义、咒、忍四种,是所持之法。若就能持之体言,法义二种陀罗尼,是以念和慧为体;咒陀罗尼,则以定为体;忍陀罗尼,以无分别智为体。不管那一种陀罗尼,俱不离持,因名总持;同时能持一切善法令不散失,又能遮一切恶法令不生起,故亦名能持或遮持。现在观世音菩萨说:“般若波箩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原因是此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箩蜜多时,所照见的真理,能令持诵之人,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故名之为“咒”。

“是大神咒”,大是广大,神是神妙莫测。因为此经所诠的般若真空妙理,具有神妙不可思议的功力,不但令受持是经的人,可以消除三业障,破除三烦恼,解脱二种生死苦;彻底改造人之命运,令人从凡夫转为圣人,从小乘转为大乘,再从大乘的菩萨摩诃萨,转为大觉圣者的佛陀,终证究竟涅槃,得佛果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此经所诠般若的真理智慧,能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破除无明黑幕,取消愚痴暗蔽,展现内心智慧的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令自已与他人,都能觉悟成佛,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此经宗旨是破色显空,其所显毕竟空之理,能使受持诵念的人,不迷于凡夫的执有,不落于圣人之执空,亦不像权乘菩萨一样,舍二边取中道,而以观照般若之功力,深入实相般若理体的毕竟空,得知实无一法可得。以无所得故,故得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再无他法在其之上。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菩萨乘般若真智,直趋涅槃城,圆证无上菩提;世出世间,再没有那一法门,能与其相等者,故曰无等。虽然,但此般若真理智慧,却是人皆具足,人皆可以证得的平等理性,是无等而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等等咒。

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威德神力,不可思议,故其功力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二)咒的功用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不止是赞叹般若功德的殊胜,还含有劝人受持之意。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音、不异语者。”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本经所诠的般若真空妙理,既然是观世音菩萨所亲证,亦是观世音菩萨亲口所说,再经释尊所印证,当然是真实不虚。由于般若功德殊胜,无论是受持显教般若波罗蜜多之经典,或是受持以下所说的咒语,皆可以启发众生的般若智慧,破除颠倒梦想,消灭无始业障,断除生死苦因;令人真真实实的脱离一切痛苦,而获得究竟涅槃轻安、寂静的快乐。所以说:“能灭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深恐众生无知,若闻“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般若法门,怀疑不信,就会失去修学般若的利益,为了增加闻者的信心,故于最后坚决的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咒”,因为般若波罗蜜多,的确是具有咒的威德神力,能除一切苦。

(三)咒的含义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既然般若波罗蜜多,能令修学的人,由照见五蕴皆空,进而深入诸法空性,不但空凡夫之蕴处界,亦空二乘圣人的十二因缘与四谛法,甚至连菩萨修证之智与得亦不可得,不特我空、法亦空,连能空我法二执的空相,亦不可得。最后,以无所得故,而得证涅槃,得成菩提;所谓:“转生死成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故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威德神力不可思议,微妙难测,那么,就应该说出来,令众生共同受持,共同离苦得乐,共同获得修学般若法门的真实利益。因此,观世音菩萨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神咒,是属于佛菩萨的秘密语,一词含有多义,其境界诚非凡夫或下位三乘圣人的心可思,口可议。故古之译者,大都不翻译咒的意义,但翻其音,以利于诵持而已。现在仅就其字义,亦可作以下简单的解释。

“揭谛”是度义,重言揭谛,是自度度他。即是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不但能够自度,而且能够度人;不但使自己“度一切苦厄”,甚至了生脱死,更能令广大群众共同“度一切苦厄”,甚至了生脱死。

“波罗揭谛”是度到彼岸义。僧者众也,“波罗僧揭谛”,意思是不但自己要度生死海,到达涅槃彼岸;还要与众人共度生死苦海,共同到达真理涅槃的彼岸。 

菩提,是正觉义,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娑婆诃,是迅速成就义,亦即是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般若之核心,传佛心要的法门,功德殊胜,神妙莫测;既能令受持者自度度人,共同出离生死,同证涅槃,自然可以迅速成就佛果“无上正等正觉。”

又揭者去也,谛者真实也,意思是说: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去”除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理,故曰揭谛。

如果有人欲想度生死海,到达涅槃彼岸(波罗),就必需要去(揭)除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理(谛),然后可以到达彼岸之目的地。到目的。故曰:“波罗揭谛”。

那涅槃彼岸自由自在、寂静、轻安、快乐的境界,不应该让个人独享,必须与众同乐,故曰:“波罗僧揭谛”。

依此殊胜的般若真空妙理修行,自然令自已和他人,都可以迅速成就佛果无上“菩提”,那么,请大众共同迅速起程吧,故曰:“菩提娑婆诃”。

上一篇:般若心经讲义
Copyright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