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04
2006年06月25日12:34文章来源:uedbet官网西甲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4089 字体: 繁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04

斌宗法师讲述

【合释】照上面所说,依了般若而修可以得证菩提涅槃,那末,无疑的般若是一种大神力的咒呀!是一种大光明的咒呀!是一种最高无上的咒呀!是一种超绝无比的咒呀!它的功力是能除一切苦,这是的的确确之事实,而没有些少虚伪的说话啊!

丙初出名叹益竟。

丙二:正说咒语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分释】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咒的名目已经说出,它的功德也都明白,所以(故),现在应当把它——咒语——宣说出来。好使现在、未来的一切有情依之受持而获到解脱。于是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此咒总共只有四句十八字,很容易受持,且具有不可思议功用。行者但能至心念诵,自然获益不少,乃无求解释的必要,盖凡一切神咒皆是诸佛神妙不测之密语,唯佛与佛方能了了,诚非我们凡夫所能探悉。因此,不但我们中国的学佛者不事解释,就是印度也不曾解释。故咒为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及四例的翻字不翻音。

梵语‘陀罗尼’,华言称为‘咒’(此翻咒之总名,其咒语则不翻)。亦云‘总持’,谓总一切功德,持无量义理。又能‘总持’一切善法令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不生起。也有译为‘真言’,由诸佛真心宣说出来故。亦称为‘密语’,即诸佛秘密不思议之语,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只宜密持密受,不可明说也。总之咒有神妙不测的力用,虽不可解,但行者能一心虔诚持诵,久之自能发生灵感,获到神效,成就一切不可思议功德——近则身心安宁,消灾灭罪,增长智慧;远则能令解脱生死烦恼,速证无上菩提。又咒多有鬼神王的名号,持诵之,鬼神敬王,非但不敢加害,且能拥护,故能够志心持诵,于中永无魔难等障。密咒的不可思议功德可就广大极了!

这种秘密不思议神咒的道理,正如王的密旨,但宜钦奉,勿妄宣传,亦如军中号令,唱其密号,则通行无碍。因为它的作用在声音,不在解释故。

根据上面所说,凡是咒语,均不可解释,亦不该解释。或有人必欲知其梗概者,那末,我只好依照字义略释如下:

揭谛,华言去也,度也。谓般若甚深功能,能‘度’众生‘去’到彼岸。重言揭谛表自度又能度人。波罗揭谛,波罗华言到彼岸,谓‘度到彼岸去’的意思。波罗僧揭谛,‘僧’华言众也。谓愿大‘众’同‘度到彼岸去’。菩提,即无上佛果。娑婆诃,华言速疾成就。现在把它调整顺序,联在一起说,便是: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度到彼岸去’吧(波罗揭谛)!‘大众’都‘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快快地’来‘成就’无上佛‘菩提’呀(菩提娑婆诃)。又娑婆诃,除译为速即成就外,还可译为‘息灾增益’;或译为‘究竟’。意谓一登了彼岸便可‘息’灭一切生死‘灾’患,‘增益’无量福慧。登了彼岸便可‘究竟’成佛。

又揭者去也,谛者真实也。谓依般若而修能‘去’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故曰揭谛。欲得到彼岸(波罗)涅槃之乐,当‘去’(揭)一切颠倒梦想,证得真空实相(谛),方能达到目的;故曰波罗揭谛。那‘彼岸’安乐之乡,非欲一人二人得到而已,是希望一切有情(僧),携手同登;故曰波罗僧揭谛。依此胜妙般若而修能令成就‘菩提’,愿大家赶快(娑婆诃)发心吧!故曰菩提娑婆诃(诵此咒时仿佛像读发菩提文,或回向文一样)。

这些解释,都是按字表法会意之言,虽不能说它没有意思,但只可作一种参考而已。若照咒语本意还是不加解释为是,愿阅读者一心持诵,勿起思维,则心咒相契,自得密益,若一落心思,便成知见渣滓。

观此寥寥数句神咒,即可表露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心深切,无微不至,这么重重启示,处处指要,无非要众生速离苦海,而登彼岸;实在太慈悲太亲切了。你看佛菩萨如此慈悲,怜愍著我们这一群长处沉沦不得解脱的苦恼众生,因而谆谆善诱,极盼大家快快回头同登彼岸,故在精细显说后,又亲切地宣说这么简单而易持的胜妙神咒来接引我们,这种殷情厚意,比之慈母倚门而望其子之归来的情绪实深且切矣。我人思之宁不惭疚万分!之后如再依旧迷恋不省,不肯发心勇猛精进——依般若而度脱,而证悟,未免太辜负佛菩萨的一片苦口婆心呢。

这部般若心经,既标名曰‘心’,分明要人依般若而证悟真心。先谈种种空为显说般若,是破心执;后总说咒,为密说般若,是除心障。因为我人对一切诸法心生执著,谓之心执,因而受种种烦恼侵搅,谓之心障;由是永使本具真心埋没不见,枉受生死。今仗般若显密之功,执既破而障亦除,自然发见真心,则烦恼顿断,生死永了,究竟成佛;实现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的了。此为本经修证的一大旨趣。

复次当知或经或咒,原同一体,若显若密,本无异致,所谓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经即是咒,咒即是经。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显说即具密咒之利益,密咒亦诠显说之妙义。则此可知全经妙义总摄在此咒中,而全咒密益亦无不统该显说文中。盖显藉慧通,密以定入,诸佛修行法门不出定慧二法也。能够显密兼修,定慧圆臻,那就大美满了!就是随持一种亦可获般若不思议之利益。所谓兼持则双美备至,单举亦可交摄无遗,固知显言密语皆归第一义也。大矣哉!般若之功力,若显若密,皆不可得而思议焉!愿共勉之!

咒语可以不必合释。丙二正说咒语竟(乙二密说般若文竟)。全卷经文至此讲完。

结论

诸佛皆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普度众生同归正觉——观其度生工作第一步就是说法。但因众生的根机利钝不等,心量大小各殊,所以佛陀在设教度生方面,有其特别的方案和形式。你看在道理上则有权有实,实则直谈一乘法,权则分别说三乘。于方法上则有显有密,显的是明说道理以示人之修持,密的则不事解说,直示密咒以持诵,若显若密都各有其不可思议功德——显密均能令行者获种种益,乃至成佛;唯依其功行之深浅而证果不同。于语言文字上则有广有略,略则提示纲要——总明大意,令利根人一闻即悟,不费余力;广则详陈细目——分别解释,使钝根人,入门多方,不致遗弃。以上皆为佛陀摄化众生的各种方案,可谓最完善、最周密而又极善巧的了。

盖权实同运则能圆满普度显密并施即可随机得益;广略互陈自然利钝兼收。本经的内容就是俱全这些条件的,现在再来把全经的纲要总为提示一下以作结论。

本经内容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二大阶段,从观自在起至三藐三菩提止为显说般若文。从故知般若起至菩提娑婆诃止为密说般若文。在显说文中(1)从‘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是总示菩萨修证境界,其中‘观自在’句是明能观人——行者:‘行深般若’句是明所修行——法门;‘照见蕴空’句是明所观境——悟境;‘度一切苦厄’句是明所得益——修行结果(行深一句约修行工夫言——自利——属因;照见蕴空,度一切苦厄,此二句约所证功德言——利他——属果)。(2)从‘舍利子色不异空……三藐三菩提’为详明般若真空实义,其中‘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句是遣执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句是显性文。‘是故空中无色……无智亦无得’句是破妄文,于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意识界’这是破凡夫我相;‘无无明……无苦集灭道’这是破二乘法相(无无明句破缘觉法,无苦集灭道破声闻法);‘无智亦无得’这是破权教菩萨法相。‘以无所得故……三藐三菩提’此为证果文——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这是明菩萨得断果;三世诸佛依般若……三藐三菩提,这是明诸佛得智果。以上为显说般若。

其次,‘故知般若……是无等等咒’是先出名叹益,‘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即说咒曰……娑婆诃’是正说咒语。以上为密说般若。

又‘色不异空’等四句为略说般若,‘是故空中,无色……以无所得故’为广说般若。五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等为权法;无所得,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为实法。扼要的说:‘照见蕴空’句是破妄显真,略明行深般若的境界;‘色不异空至无智无得’句是悟妄即真,广阐般若真空实义;‘以无所得’句是总结般若功能和实相境界;‘依般若波罗密多……’句是明诸佛菩萨皆依般若得解脱而成就无上菩提,以显本经之殊胜(依般若句属修行方面;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句属断妄方面;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属证果方面)。

复次,本经若照文字方面看来,虽然没有开端的序分——前言,和最后的流通分——结论。若变通办法来说,无妨把‘观自在至度一切苦厄’句,为‘序分’,因为这几句话是结集经的人叙述菩萨修证工夫而加上的,是一种叙由语。‘故知般若波罗密多至菩提娑婆诃’句,可以代替‘流通分’,因为这段文是明显密兼胜,且首句是结叹般若功能的。是否有妥愿先觉者有所指教!

本经五重玄义

何故讲经须先解释经题?盖题为一经之总纲,全卷经文为一题之别目。题目既明则经文易懂,故须先释题。这可比——如网提其纲则众目自彰,衣挈其领则群缕必直。先释题目亦复如是。

释题之法,贤首则用十门玄谈: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此为贤首释经的方法。天台则用五重玄义,内容分为通别二种。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释。七番共解者:

一、标章——即分科也。所谓标其章段,如标五重,层次分明,使人容易忆持,令起念心故。

二、生起——如五重次第相生而起。凡标章段者,必有其次第之生起,使不散乱,令起定心故。

三、引证——凡所发言论,欲使人深信者,当引经据典,或古人名训,以证所说不谬,令起信心故。

四、观心——佛说一切法,不离一切心,所以闻法要须句句指归自己。如现在所讲的般若心经,般若译为智慧,智慧是对愚痴而言。智慧是觉,愚痴是迷,觉即是佛,佛不在外即此现前一念本觉真心,此心不被尘欲所蔽,境界所转,当体历历明明,此觉理之智,就是般若——实相般若——即自性天真佛——本觉真心。余‘波罗密多’,例之可知。此约观心释名也。如了达实相,即观心‘体’也,修因证果,即观心‘宗’也,断惑证真,即观心‘用’也。分别浅深大小,即观心‘教’也。所以须明观心者,意在要人即闻即解,令起精进心故。

五、料简——就是问答。问答可以解释群疑,所谓疑破暗消,慧心开朗,令起慧心故。

六、开合——谓开广合略,以顺众生根性之利钝。如本经所明——若有众生迷心者则合色开心,如五蕴是也。若迷色者则开色合心,如十二处是也。若心色俱迷则心色俱开,如十八界是也。若心色俱不迷者则心色俱不开。因为要使众生随机获益,所以明开合以示广略,使各随机宜,亦是令起慧心故。

七、会异——谓会通异名,使其正确了知‘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以坚固其信心,并令起慧心故。当知以此七番共解——标章,生起……是具有令人生起信、进、念、定、慧之五心而成其五根、五力,以破五障(信破疑障,精进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散乱障,慧破愚痴障),修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舍,除,念,定),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入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如此,就是钝根的亦能证得罗汉果,大乘则能证无上菩提。释题须七番共解者是很有意思的。

其次,五重各释,即用五种玄义各别解释经题。现在虽依天台释经规范,但当舍繁取简,以便初学,故不用七番共解,单取五重各释。何谓五重玄义?即初、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幽微难见曰玄,深有所以曰义。用此五重释题,预先发挥经中幽微难见,深有所以之理,挈示经前,使人一览经题,便知经中大意,故曰五重玄义。

因为一经有一经之名,一论有一论之名,所以凡讲一切经论须先出名。尤其是由假名而会实体(真理);所谓实体当借假名而显示,故释名之后,接著即须显体;既识其体,则从体起修(宗),所谓依真理而立行,故显体之后,接著即明宗趣;依实行而获功用,所谓由修因而证果,大用乃彰,故明宗之后,接著即须论用;由功行之浅深,分力用之胜劣,所谓以胜劣而判教相之权实,因用有大小胜劣不同,故论用之后,当判教也。这种道理可举一个例子:比方要结交一个朋友,第一步要先知其姓名(释名),这是不消说的,其次则识其面目(显体),三知其性质(明宗),四知其才学(论用),五知其人格(判教),于是方不滥交于人,用五重解释经题,亦复如是。

初、释名:释为解释,名为名目,即解释一经之名目。古人讲解一切经论,均用七种立名。那七种呢?

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而‘人’有因人、果人;‘法’有修法、性法;‘喻’有片喻、全喻。

一、单人立名者——如维摩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维摩是人,乃因地修行之人,为‘因人’。佛说阿弥陀经——上佛字即能说人,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下阿弥陀是所说人,即乐邦教主,二俱果上之人,为‘果人’,经题无法无喻。

二、单法立名者——如圆觉经、涅槃经等。‘圆觉’、‘涅槃’二者皆为修行成佛之法,经题无人无喻。

三、单喻立名者——如宝云经、梵网经(经云尔时世尊观诸大梵天王七宝所成之网罗幢,因而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广说如华严经)等。‘宝云’、‘梵网’二者是喻,经题无人无法。

四、人法立名者——如文殊问般若经、药师如来功德经等。‘文殊’、‘药师’是人,‘般若’、‘功德’属法,经题无喻。

五、人喻立名——即如来狮子吼经、菩萨璎珞经等。‘如来’为佛十号之一,是人(果人),‘狮子吼’是喻(狮子为兽中之王,一吼则众兽俱伏,佛为法中之王,无畏说法而十界同遵,故以狮子吼喻如来之说法);又‘菩萨’是人(因人),‘璎珞’是喻,经题无法。

六、法喻立名——即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等。‘妙法’、‘般若’是法,‘莲华’、‘金刚’是喻,经题无人。

七、人法喻立名——即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性法,‘佛’是果人,‘华严’是喻(因行微妙,如大宝华庄严一乘佛果);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佛’是人,‘雨宝’是喻,‘陀罗尼’是法,三者具足,故以人法喻立名。

佛经虽则多至万卷,但以此七种立名,可以赅括无余了。

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到底以何立名?‘般若’是法,‘波罗密’是喻,经题中无人,又不是‘人法’、‘人喻’、‘人法喻’立名,那末,正以‘法喻’立名也。

          ┌一、单人—佛说阿弥陀经、维摩经。

          ├二、单法—涅槃经、圆觉经。

          ├三、单喻—梵网经、宝云经。

七种立名表├四、人法—文殊问般若经、药师如来功德经。

          ├五、法喻—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

          ├六、人喻—如来狮子吼经、菩萨璎珞经。

          └七、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第一释名竟。

二、显体:显是显示,体为性体——真理——即显示一经的真理。前释名是假名如宾,为能诠;今显体是实义如主,为所诠。经之名目如人之姓名,经之实义如人之身体。经若无体,则不符佛说,而邪倒无印,不可流传于后世,犹人之但有其名,而无其身,则张三李四莫知所指,那就等于龟毛兔角无事实了。须知经中文字无非方便语言,其意在令人循名得体,这正与‘因筌得鱼’,‘由指见月’的意思相同。若逐名迷体,虽则遍览三藏十二部圣典,咬文嚼字是获不到真实利益,好像老鼠啮生姜——得不到什么好处;故释名之后须显体也。一切经论分为大小两乘,常言小乘经以三法印为体,大乘经以一法印为体;或云以实相为体。这是一种笼统的说话,据实研究起来,每一部经论都各有其特具之理体。如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弥陀经以常乐我净四德为体。然则此经以何为体?乃以第一义空为体,本经所说的‘无所得’三字就是第一义空的意思。或云以实相为体,经云:‘是诸法空相’。

第二显体竟。

三、明宗:明是明白,宗为宗要,即明白一经之宗要。亦云宗趣——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乃趣向之归宿,会体之枢机。良以体非宗莫会,宗非体不立,欲会正体,须明宗趣。若行人不识宗趣,则行业无所归,怎能领会不思议之妙体,故宗趣不可不知。前显体俾行者悟理,属性德;今明宗俾行者起修,属修德。性德乃秉之于天,人所同具,而修德必须人力进修方得造诣。所谓依性起修,由修证性,自然获到真实受用。现在来说一个譬喻:家屋喻宗,虚空喻体,虚空虽周遍一切,但须建以家屋方能遮风避雨,居人藏物。若有体无宗,就好像虽有广大之虚空终不可一日安住。故显体之后须明宗也。但一切经论,都各有它的宗趣——如法华经以一乘因果为宗;金刚经以发菩提心为宗;弥陀经以信愿持名为宗。可是,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什么是它的宗趣呢?‘观照般若’便是本经的宗趣,经云‘照见五蕴皆空’。

第三明宗竟。

四、论用:发挥要义曰论,即讨论说明的意思。‘用’为功用——修行成就为‘功’,所获利益为‘用’。又云力用,‘力’有‘能力’和‘感力’;‘用’有‘作用’和‘受用’。能力和作用属因约修行方面言;感力和受用属果约证悟方面言。又灭恶为‘力’属断惑,生善为‘用’属证果。要之,即修行结果,发生效‘力’,应‘用’之谓。本经是以观照般若为‘功’行,而获到下面所说的妙‘用’。前明宗是会体之方法,今论用是得体之妙‘用’。若无妙用空修无益诸行谁肯为之,故明宗之后须论用也。每一部经论都各有它特具的妙用——如楞严经以离爱得脱为用;金刚经以无住生心为用;弥陀经以往生不退为用。然则本经以何为用?乃以破三妄除三障究竟成佛为妙用。经云:‘无色无受……乃至无意识界’此破凡夫著色之妄相;‘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苦集灭道’,此破二乘著空之妄相;‘无智亦无得’此破权乘菩萨著空假二边之妄相;故云破三妄。又‘心无挂碍’即除‘业障’;‘无有恐怖’即除‘报障’;‘远离颠倒妄想’即除‘烦恼障’;故云除三障。‘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究竟成佛。观此,则本经确以破妄,除障,究竟成佛为妙用,可以了无余疑矣。

第四论用竟。

五、判教:判是判别,教为教相,谓判别一经所属之教相。佛陀化导众生之语言文字叫做教;判别一代时教之次第浅深谓之相。

释尊三十成道,八十入灭,始自寂场,终至鹤林,其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结集为三藏十二部圣典。于中大小权实,顿渐偏圆之理各各互陈,若不经判释,那怎能知道现在所讲的这部般若心经,它所诠的教义究竟是顿是渐,或权或实,就不免要混滥经旨了,所以要判教也。

如来一代说法浩如烟海,天台智者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以五时八教,把如来一代圣教,有条不紊地,判释得昭如日月、罄无不尽。五时八教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大纲领与顺序(五时为时之顺序,八教为教之顺序)。换句话说:如来一代教化众生其调整机宜的次第,在时间方面分为五时,在教法方面分为八教。当知如来一代说法无非对机施教,因为众生的根器(个性)千差万别,所以如来的说法也就不能一致;所谓时有先后,教有权实。你看,四十九年的说法,时间总算不短,三藏十二部的结集,教义不算不多。若不加以整理,实在无法探悉其内容——说法的阶段——教义的类别。智者大师,特具手眼,把一代说法之次第,严格而精密的判释为通别五时;把一代所说之教义,明细而适当的判为两种四教——八教。先明五时次明八教。

五时是佛成道后于四十九年中其应机说法的先后,总其次第分为五个时期,谓之五时。何谓五时?有‘通’、‘别’两种,通则五时可以互通,别则五时各别分限。现在先讲别五时——

一、华严时:即说华严经之时(以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德。晋译六十卷,唐译八十卷),于七处八会所说的。世尊初成道时,为畅演一真法界妙理,现千丈卢舍那身(佛之报身,译为净满,谓烦恼净尽,福慧圆满),为大机菩萨说自证法门,谈华藏境界。可惜一类钝根的小乘们都不领解,如聋若瞆,不见不闻,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徒负如来一片婆心。要之,直谈大乘圆顿法门,令其顿超直入,专被大乘利根菩萨机者,是为华严时。

二、阿含时:即说阿含经之时(阿含译为无比法,谓世间一切诸法无可与比者);又名鹿苑时。从所说之经立名则称为阿含时,从所说之处立名则称为鹿苑时;因为说阿含经最初在鹿苑故。说华严后的十二年中,佛为引诱一类小机,说了四阿含经(一、增一阿含五十一卷,明人天因果;二、长阿含二十二卷,破外道;三、中阿含六十卷,明真寂深义;四、杂阿含五十卷,明诸禅定),专谈小乘法门,特被钝根众生。因为华严会上小机不契大教,所以如来隐大现小,为实施权,先于鹿苑为五比丘(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等说四谛,十二因缘,继而游历十六大国说诸小乘法门——四阿含经;以及九部修多罗(十二部中除去‘方广’及‘授记’,‘无问自说’之三部,是为小乘之九部。若十二部中除去‘因缘’,及‘譬喻’,‘论议’三部是为大乘之九部。但常言九部者多指小乘也。详明参照涅槃经第三)。要之,专谈小乘教义,独被一类钝根众生,令其由小转大,超凡入圣,是为阿含时。

三、方等时:即说方等经之时。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称。方是方广,等为均等;谓‘广’说大小乘教,使其‘均’等受益。又等即平等——倡导大乘真俗平等之理。说阿含后的八年中间,佛为普应群机,说维摩诘经、思益经、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大集经等;赞扬大乘,弹诃小乘。虽云方等融谈四教,实则意在倡导大乘法门,策进小机。因为小乘人得小为足,不肯进求上乘,所以如来于方等会上借维摩等诸大士互相酬唱,极力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令其耻小慕大,回向上乘。要之,偏圆并陈,权实兼施,以引小入大为目的,是为方等时。

四、般若时:即说般若经之时。说方等后的二十二年中间,佛为荡空破执,于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灵鹫山七会;二、室罗筏城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自在天王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苑中白鹭池边一会),说诸部般若(有十类八部之别,大般若共六百卷),开示真空实相,真俗圆融之理。诸小乘人因经过方等会上的种种弹斥,虽则心慕大乘,而情执未销,故见未亡,不敢直下承当,对于净佛国土,没有好乐之心,于是如来特以般若而淘汰之。要之,破妄显真,即色明空,令其扫除余执,融通转教,趋进中道实相之门,为法华会上授记作佛之本,是为般若时。

五、法华涅槃时:即说法华经与涅槃经之时。说般若后,于七年间佛见众生根基已经成熟,为开权显实(开除权小之执,显示圆实之理),说法华经七卷,淳谈圆满法门,开示一乘因果。说法华后三个月于佛将临涅槃的前一昼夜,为收拾群机,说涅槃经二卷,重示常住佛性。

法华乃如来四十年来最后之极谈,由前弹斥(方等时),融会(般若时),至此机已纯熟,犹如长子堪承家业,太子当绍王位。乃于灵山会上直下开示佛之知见,二乘至此各蒙授记作佛。固知法华为开权显实,会权归实之究竟一乘教也。据此,则前四时是权设,今为实义,盖前四时虽然亦明圆教,但是兼说前三教之权理,是对待之法,非法华时之纯圆一实之教。要之,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实,所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为法华时。

涅槃为如来最后之顾嘱,是具谈四教,然有二种不同:一、追说四教,如来恐怕法华会上有漏落之机,未预圆妙之旨,故追说以收拾之,使其同归一乘之实。但除收拾当时残机之外,亦为末代钝根众生重施方便,故云追说。二、追泯四教,泯者,灭也除也。谓虽追说前四时所说教义,然而随说随除(开除权小),故云追泯。总之,‘追说’为施权,‘追泯’为显实。也可说,追说是为实施权,追泯是废权立实。因为佛陀在临涅槃时,还有一类突来之机,如须跋陀(是一位老梵志,年百二十岁)来求佛出家,佛陀先为说权法令得阿罗汉果,此为施权——追说;后为说常住佛性,指归三德秘藏,此为显实——追泯;这也就是废权立实的意思。要之,重施教法,收拾余机——追说,追泯,是为涅槃时。因为涅槃与法华皆明大乘究竟成佛之理,故合为一时。如来大事至此才算完毕,出世本怀于兹始畅。

兹当申明数语:方等与涅槃虽说同是具谈四教,但其内容有两种不同的地方,学者不可不知的。一、方等四教中之圆教,初后皆知常住佛性与涅槃一样。别教初则不知而后方知。藏通二教则初后俱不知。至于涅槃的四教则初后俱知常住佛性,此一不同也。二、方等是对‘三藏’半字法门说‘通别圆’满字法门;涅槃乃用藏通别三教之权法助显一实之理,此二不同也。以上为别五时——所谓:‘阿含十二方等八(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七年,华严最初三七日’。

上来所说别五时,是明如来施教之次第,此为一往之言,未可绝对肯定,其理由后面自有说明。因恐学人偏执误会,故其次当明通五时也。

次通五时:谓五时所说教法可以前后相通而不局于某时说某经。盖如来说法本无定时,亦无定法,因众生机宜各别,根性利钝不等,而如来慈悲化物莫不一一随机随时教化而摄受之。当知一座的说法,尚有大小顿渐偏圆之机,况一代言教怎能各拘年限不使前后相融呢?如说华严顿教时,遇有渐教小机预会(参加)者,亦当为之方便开示,岂有弃而不度之理。或说阿含小教时,值有菩萨大机,又岂待至涅槃或法华会上方为摄取的呢?不然的话,是会发生不妥当的议论出来。须知这五时的分配,大概因为结集经藏之时,为了要使后来学者研究便利起见,其间以文意教义相同者依类结归别五时摄。因此,如果单明别五时,则对于一代时教总觉得不能圆该普摄——未尽稳妥。所以须要再明通五时而融洽之。此为通五时也。

总之,别五时是明说法时期从一至五,次第随宜,各时所说教义,其顿渐权实历然不紊。换言之:它是就众生根器,如来依次第先后而成熟之。所谓:初由华严之‘拟宜’,次以阿含而‘引诱’,继以方等之‘策进’(亦云弹诃),再以般若之‘淘汰’,终以法华之‘开显’(亦云咐嘱)为究竟。

通五时,是明如来教化众生随时应机而施教,不限年月,不依次第。所谓不一定华严时就一概直谈大乘圆顿之理,或在阿含时就一概专说小乘渐教法门。知道了这五时通别的道理,那末,两种四教历时分明,没有差错。则不一味拘于‘阿含十二方等八……法华涅槃共七年……’之说,以谬解如来说法之本旨。

复次,涅槃经圣行品中有以一牛出五味次第成熟的譬喻(注五),谓:最初由牛出乳,次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成醍醐味。此五味的成熟次第正如释尊以五时成熟众生根性一样。一华严时,为佛初成道时对一类大机直谈大乘圆顿法门,譬如从牛出乳,故华严时为乳味。二阿含时,佛隐大现小,说华严后次说阿含经,如从乳出酪,故阿含时为酪味。三方等时,为引小向大,说阿含后次说方等诸大乘经,如从酪出生酥,故方等时为生酥味。四般若时,为除执,废情,故说方等后次说般若,如从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时为熟酥味。五法华时,为开权显实,故说般若后即说法华,如从熟酥成醍醐,故法华时为醍醐味。以上略说五时五味的内容。

释通别五时竟。

次明八教。如来一代教化,其随机施教,说了无量法门,归纳起来不出八种教相,分为两种四教——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合为八教。

先明化仪四教:

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此为化仪四教;乃佛陀教‘化’众生所用之‘仪’式,故曰化仪(如世药方)。

一、顿教:顿是顿超直入,不经阶次的意思,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故名顿教。这是对于利根之人堪受大法者,不用方便引诱,直接施以大乘顿超之法;如说华严经是。

二、渐教:渐是渐次而进,由小至大的意思,所谓:历时修行,次第断惑证果,故名渐教。这是对于钝根之人,不堪接受大法,当渐次引诱,故先说小乘令其由浅入深,渐渐引入大乘;如说阿含经是。

三、秘密教:秘密是不显露的意思。谓众生根性各别,在一会中同时受教,佛以三轮不思议神力,圆音畅演,随类得益。因为机异故所契不同——虽同会禀法,然而或闻为渐,或闻为顿……各自证悟不同,而彼此互不相知,故曰秘密教。互不相知者:谓同席听法之人彼此不相知——如悟大法者以为如来是专为自己说大法,悟小法者以为如来专为自己说小法。又悟大法者以为如来同样说大法,悟小法者以为如来同样说小法。净名经云:‘大圣法王众所尊,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此则可为同席闻法彼此不相知的一种确证。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此则以为如来同样说一法的明证。总之因各人所得之法都彼此不相知,故称为秘密。还有一种说法:如来于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时时都在默示著佛之知见,就是低头举手,瞬目扬眉,无非一一在秘密中转大法轮,有缘众生于中领会各自得益,亦可称为秘密教。

四、不定教:此与秘密皆为同听异闻——如来同一说法,众生各随所解不同。因为依机所了解的是不同,故名不定教。要之,在同听异闻中,如彼此不相知者为秘密教,彼此相知者为不定教。根本二教只是一体,彼此相知者是为显露不定教,彼此不相知者则为秘密不定教。还有一种道理,佛在一会中的说法,因为当座的听众根性不等,如来为随机施教,令其各别获益,所以顿渐兼施,偏圆并陈,宜闻顿者闻顿,宜闻渐者闻渐……或同时对此说顿,对彼说渐,各随所解,获益不定——闻顿得顿益,闻渐得渐益。所谓佛则一座异谈(对此说顿,对彼说渐),机则同听异闻(或闻顿教,或闻渐教)。因其说听不定,所以这一座的说法,不便确定判属何教——或渐,或顿——故用不定二字统收之,名为不定教。或于渐教中悟顿教理,顿教中悟渐教理,所谓闻大教悟小理,闻小教悟大理,因无一定,故曰不定教。

智论所谓:佛于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时,憍陈如等五人得须陀洹果,八万诸天得法眼净,同时又有无量菩萨闻大乘法得无生忍,这便是同听异闻的明证。正如说四谛时,藏教人闻之则悟因缘生灭之理,通教人闻之则悟因缘即空之理,别教人闻之则悟因缘即空即假之理,圆教人闻之则悟因缘即中道实相之理的意思相同。要而言之,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而彼此互不相知者为秘密教。佛以一座随机说,众生各各随所解,而彼此互知者为不定教。秘密、不定二教,能够统摄顿渐二教,与五时所说,总之,顿教直说大法,渐教专谈小乘,不定教是一座异谈,所解不同,秘密教是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

复次、此化仪四教若详细的研究起来,须各约教、行、部三义释之。

顿教三义:一约教——谓不历时调停,直说圆顿大法,别则独指华严时所说者,通则五时俱有。二约行——谓不经次第,顿超直入,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别则单指华严行者,通则方等、般若、法华三时中悉皆有之。三约部——部是部类,指三藏十二部而言,别则专指华严经,通则凡一代教中直说顿超法门者,如圆觉经等,并宜收入此部所摄。

渐教三义:一约教——谓曲引钝根,经三时之调停,先说小而后说大,别则独指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所说者,通则前后二时亦皆有之。二约行——谓按步而修,次第证悟(历劫修行,次第断惑证真)。三约部——别则局指阿含经,通则凡一代教中所说小乘引诱法门尽可收入阿含部,凡弹偏斥小,策进法门者,宜收入方等部,凡荡空破执,陶铸转教者,宜收入般若部。

秘密三义:一约教——于四时中如来以三轮不思议力(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此则无别可指,通则前四时(法华以前)皆得有之,唯法华是显露教,但有秘密咒而非秘密教。二约行——谓或修小行而密证大果,或修大行而密证小果;又如受持陀罗尼法门亦为秘密行之一。三约部——别则专指一切陀罗尼经,通则诸经悉皆有之(如弥陀经之往生咒,楞严经之楞严咒等)。

不定教三义:约教,约行,均与秘密教同。三约部——无别可指,而通于前四时所说诸部。

以上为化仪四教;顿、渐二教为竖之化仪,秘密、不定为横之化仪。总之,‘顿教’是对最上利根,顿时圆说,如华严时所说之教义。‘渐教’,是对渐契之机,如阿含时所说之教义。‘秘密教’是对一种特殊之机,圆音演说,使一会的人随机证解秘密不知。‘不定教’是于一会中的随机说法——大小兼施,偏圆并陈,而闻者各随所解获益不定。化仪四教约略讲完。现在要来说明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此为化法四教;乃释尊教‘化’众生之方‘法’,故曰化法(如世药味)。

一、藏教(小乘教):完全的说当称它为小乘三藏教。因为由来小乘的三藏——经律论,与大乘的三藏说起来比较整然一些,所以把小乘命名为三藏教。它是以四阿含为经藏,以毗尼为律藏(梵语毗尼,亦云毗奈耶,此翻为律,亦翻调伏……),阿毗昙为论藏(具云阿毗达磨,译为无比法)。此教专为教化‘声闻’‘缘觉’二乘根机,纯属小乘之教。是开示界内钝根众生,明生灭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修析空观,断见思惑,得一切智,见但空理,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是为藏教义。

二、通教:通者同也。是对三乘共同的说法,其教义通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二教,故名通教(钝根的则通前藏教,利根的通后别圆二教)。此教化度界内利根众生,正化菩萨,傍化二乘,明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修体空观,断三界见思惑尽,更侵习气,得一切智,见真谛理,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是为通教义。

三、别教:别是各别不同的意思。其教义独被菩萨,不通于声闻缘觉,所谓,别前藏通二教显非小乘,别后圆教显非佛乘。因为藏教正化二乘,属小乘教义,通教虽则化导大乘然而尚还带有二乘教义,现在所说的别教是没有兼带二乘教义的,故云别前藏通二教:又因独明菩萨法,非圆满佛法,故云别后圆教。以其既非二乘(别前藏教),又非佛乘(别后圆教),所以称它为别教。若详细的说: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与前藏通二教不同,与后圆教有别。‘教’则独被菩萨,‘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断’则三惑前后,‘行’则五行差别,‘位’则位位不相收,‘因’则一因迥出,不即二边,‘果’则一果不融,诸位差别。此教开示界外钝根菩萨,明无量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六度中于第六般若度复开为方便、愿、力、智四度共成十度)。修次第三观,断三界见思,尘沙二惑,及十二品无明,得道种智,见俗谛理,及分证中谛理,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是为别教义。【(注)五行差别,戒定慧三名为‘圣行’(十住入空行属藏通二教),慈悲喜舍名为‘梵行’(十行十回向入假行),依理成行名为‘天行’(初地以上中道行也),从天行起化他之用,示同小善名为‘婴儿行’(即慈用也),示同烦恼名为‘病行’(即悲用也)。藏通二教但有‘圣行’及少分‘梵行’,今则五行具足故不同前藏通二教。圆教一行一切行,今乃次第修行故不同后圆教。】

四、圆教:圆是不欠不缺的意思,谓圆满至极究竟成佛之教,故曰圆教(将藏通别三种权教融成一实之教)。详细的说,谓:圆妙(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圆满(三一相即,无有缺灭),圆足(圆见事理,一念具足),圆顿(圆超直入,体非渐成)。因此,所以称它为圆教。此教开示界外最上利根菩萨,明无作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谈中道实相事理圆融之教,修一心三观,圆断三惑烦恼,得一切种智,见一境三谛理,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是为圆教义。

上来藏通别乃如来权巧方便之教,后之圆教方为如来真实称性之谈。

总之,藏教修析空观——有外见空(舍色取空);通教修体空观——即色而空(了达万象当体即空);别教修次第三观——由空入假,由假而中,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空之外有中道,圆教修一心三观——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空有即中道。

以上为化法四教,连前化仪四教合为八教。化仪是能用之教,化法是所用之教。

复次,当知于五时中何时摄何教,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如何收摄,亦有知道的必要。

初、华严时,佛初成道,先为大机直说圆顿法门,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于化仪四教中,为顿教,于化法四教中兼说别教正明圆教的道理,是带一权说一实(带说别教之权理,正明圆教之实义),为一粗一妙之教相,约味如从牛出乳,故华严时为乳味。

二、阿含时,如来为实施权,寝顿说渐,譬如日轮升天,转照幽谷,于化仪四教中为渐教(渐教分为三时——渐初,渐中,渐末,阿含为渐初),于化法四教中但明三藏小教的道理,是唯权无实,但粗无妙之教相。约味如从乳变酪,故阿含时为酪味。

三、方等时,为引小向大,平等普化,譬如日轮次照平地,开平地为三时——食时,禺中,正午,此当食时(辰时),于化仪四教中为渐中,于化法四教中乃四教并谈——对三藏之小教而说通别圆的大乘之理,是带三权说一实(带说藏通别三教之权,说明圆教一实之理),是三粗一妙之教相。约味如从酪出生酥,故方等时为生酥味。

四、般若时,为扫荡余执,譬如禺中之时(午前巳时),于化仪四教为渐末,于化法四教是带说通别二教,正明圆教的道理,是带二权说一实,二粗一妙之教相。约味如从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时为熟酥味。

五、法华涅槃时,法华为开权显实,涅槃是收拾残机,譬如日轮普照大地,时当正午,罄无侧影。法华于化仪超出四教——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法华摄三乘而归一乘,但须假修而成,故非顿;但说无上道,不历阶位,故非渐;示十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法,真实而说,故非秘密;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一切众生决定成佛,故非不定。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此为法华之玄妙处。于化法四教中独明圆教,无复兼带余教,是唯实无权,纯圆无粗之教相。约味如从熟酥成醍醐(当知法华所明之圆教,与以前之圆教不同,以前之圆教不过异于藏通别而已,今则统摄以前诸教而归于圆满究竟之一佛乘,故法华称为纯圆独妙之教相)。涅槃为追说四教,追泯四教,约时约味都与法华一样,故涅槃与法华同以无上醍醐为味。总之,华严属顿,是别教所摄;阿含属渐初,为藏教所摄;方等属渐中为通教所摄;般若属渐末为别教所摄;法华、涅槃超出顿渐,纯属圆教所摄。又顿教兼用别教,正用圆教;渐教统用藏通别三教;秘密、不定二教通于四教。

综起来说:五时是判定世尊一代说法的次第,八教是判别如来因机设教之规范,化仪四教是就其说法之仪式定其胜劣以说明所化根性的差别;化法四教是就其佛经的内容判其权实而开示修行之法要。总之,以时间分类为五,故曰五时;以教义分类为八,故曰八教。

以上五时八教是智者大师所独创,成为天台的判法,是很有规范而极合乎标准的,确实够称为弥天高判,所以尝轰动一时。这种神圣的教判永为天下后世的教门下取法,它对于佛教的贡献实在不少啊!其宏功伟绩自然永垂万世不朽。

  ∥化  如┌顿(1)                   (1)一、华严时  ┐    ┌乳味

  ∥      │  ┌初(2)                              │    │

  ∥仪    世│渐┤中(3)               (2)二、阿含时  │    │酪味

  ∥      │  └末(4)                              │    │

五∥四    药│秘密(1)(2)(3)(4)                       │    │

时∥教    方└不定(1)(2)(3)(4)        (3)三、方等时  ├五味┤生酥味

八∥                                               │    │

教∥化    如┌藏(2)(3)(5-2)                          │    │

图∥法    世│通(3)(4)(5-2)           (4)四、般若时  │    │熟酥味

  ∥四    药│别(1)(3)(4)(5-2)                       │    │

  ∥      └圆(1)(3)(4)(5-2)        (5-1)  法华┐  │    │

  ∥教    味                         (5)五、    ├时┘    └醍醐味

  ∥                                (5-2)  涅槃┘

  ∥纯圆(5-1)

  ∥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5)

上来五时八教的道理已经明白了。然则此部般若心经,于一代时教中,究竟属于何时,何教?此经说在方等之后,为六百卷大般若所不能摄,为行深般若,独被大乘菩萨之不共法。于五时属别般若时,于化仪四教为渐教之终,于化法四教则带说通别而正明圆教之理。因此,它是以大乘熟酥为教相的。

本│

经│…(一、释名)。此经以法喻为名。

五│…(二、显体)。此经以第一义空为体。

重│…(三、明宗)。此经以观照为宗。

玄│…(四、论用)。此经以破妄除障为用。

义│…(五、判教)。此经以大乘熟酥为教相。

表│

附注:

【注一】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

以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故曰五分法身。一戒身——谓如来身口诸业,永离一切过非,故云戒法身;二定身——谓如来真心寂静,永离一切妄念,故云定法身;三慧身——谓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故云慧法身(即根本智);四解脱身——谓如来之身心,解脱一切系缚,故云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五解脱知见身——谓如来得到涅槃——解脱,亲证佛‘知’佛‘见’(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诸法如实之相,故云解脱知见身(即后得智也)。以上五者皆有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就因而得名,后二就果而受称。总之,都是佛之功德也。

要怎样转五蕴而成五分法身?一切众生若能严持规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成为五分法身。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即身(包括眼耳鼻舌在内)。众生若能持戒防止身口诸业,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二、转受蕴成定身——受蕴即六识领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根尘泯净,离一切颠倒散乱,此即转受蕴而成定身。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即意识思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了悟诸法虚妄则意地明净,觉照自在,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四、转行蕴成解脱身——行蕴即造作种种业行之名,以此业行而有系缚。众生若能不造作诸业,则没有系缚而得解脱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五、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识蕴即了别的意思。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妄想分别,生灭无常,则无生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这是小乘所证之法身;故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之行浅般若’。

【注二】转五蕴成三德。三德者:

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常住不灭,清净法性之身,是为法身德;二、般若德——为佛之‘妙智’,觉了一切诸法如实之相,是为般若德;三、解脱德——为佛之‘胜用’,远离一切烦恼系缚,是为解脱德。因为这三者,各各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所以称它为三德。要之,‘法身’为常住清净德;‘般若’为出迷开悟德;‘解脱’为自在离缚德。三德的道理已经明白,然而怎样谓之转五蕴成三德?

一、转色蕴成法身德:佛身无边相好万德庄严,悉由转色蕴而成的。二、转受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的。三、转想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碍智辩,说法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的。四、转行蕴成解脱德,谓佛神通变现,以清净法摄化众生令得自在,悉由转行蕴而成的。五、转识蕴成般若德,谓佛之三智圆具,对于一切诸法无不通达自在,都由转识蕴而成的。这就是转五蕴成三德的道理,属大乘菩萨所证的境界;故云‘转五蕴成三德为之行深般若波罗密’。

【注三】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读去声,为分限的意思;段是段落。‘分’指寿命言,‘段’指形体言。此为六道凡夫之生死,因为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落(差别),所以称它为分段生死。这是以有漏业,由烦恼障(贪嗔痴等诸惑,恼乱有情身心故名烦恼;这些烦恼能障涅槃、圣道,故名障;因此称它为烦恼障),为助缘招感三界六道正报。

唯识了义灯六曰:‘分段者,分是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指五蕴体。皆随因缘有齐限(分),舍此受余有差别(段),故名分段’。

二、变易生死——此为三乘圣者之理生死,它无形体之胜劣,和寿命之长短,但以迷想灭时如死,证悟圣道如生。如断一分无明烦恼谓之死,证一分中道法身为之生(烦恼死法身生)。也可说是迷时如死,悟时如生。这是迷悟迁移而论生死的。所谓,‘变’因,‘易’果者叫做变易生死。它是以无漏业,依所知障(身等诸惑障碍所知之境,使不得见到真理;又因此等,障碍能知之智使不得生,故云所知障)为助缘所感之界外清净正报。这是断见思烦恼之阿罗汉以上之圣者的生死(详见胜鬘经)。

三论云:‘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云变易’。又行宗记说:‘圣者改变凡夫有漏之身,而易得不思议无漏之身,为之变易’。

总而言之,‘分段’为有为生死,依有漏业所感,是六凡所受之正报;‘变易’为无为生死,依无漏业所感,是三乘圣者所受之正报。分段是色身生死,变易是法身生死(其实法身本无生死,不过权约迷悟断证而言。迷时如法身之死,悟时如法身之生)。又分段是流转生死,属迷苦的;变易为进化生死,属证悟的。

【注四】见思惑:

见思惑为三界烦恼之通称,三界生死之根本。先来说明惑的意思:惑是迷惑,到底迷惑什么?众生对于一切诸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著,‘迷’于真理,‘惑’于正道,以致不能解脱生死,故名为惑。

一、见惑:见是推度的意思。以身边等的不正见,妄为分别计度各种道理而起之妄惑,名为见惑。还有一种解释:分别曰‘见’,谓六识妄心对于一切境非理筹度,起诸邪见,是为见惑。又因在见道时所断之惑,故名见惑。

二、思惑:‘思’就是迷情,由贪嗔痴等的迷情,妄为贪爱(思)世间一切事物而起之妄惑,名为思惑。还有一种解释:贪爱名思,谓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为思惑。又名修惑,因为在修道时所断之惑,故名修惑。

当知,此见思惑是约迷悟两方面而立名的,如执己‘妄见’名为见惑,执己‘迷情’名为思惑,此约迷方面而立名的。如依证初果之见道位(见真理),时所断名为见惑,依证二三四果向之修道时所断名为修惑;此约悟方面而立名的。又见惑从解得名,因证初果见真谛理时所断故。思惑从修得名,以证初果后,缘真理而修道,在修道时所断故。

小乘俱舍之法相,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见思二惑。见惑为理惑,迷理所起故;思惑为事惑,迷事所起故。若大乘唯识之法相,则以‘分别’、‘俱生’二种而分见思二惑。依分别起之烦恼障和所知障为见惑;依俱生起之烦恼障和所知障为思惑。见惑属分别我执,思惑属俱生我执。

取要言之,迷于真理而起之我见邪见等叫做见惑,迷于事物而起之贪嗔等叫做思惑。见惑为真理之障,思惑为解脱之障。欲悟四谛真理,必断见惑,欲出三界生死必断思惑。总之,见惑是属于见解上的迷惑,思惑是属于思想上的迷惑。

见思二惑其体即贪等十使——分为五利使、五钝使。其惑性锐利遇境辄生分别,故名利使。又于修道时易断故(利故易断)。其惑性之钝而难断者名为钝使(钝故难断)。利钝各五合为十使。‘使’是驱役的意思,即烦恼的异名。因此十使烦恼能够驱役有情之身心流转不息,驱役有情造诸恶业,驱役有情来三界轮回生死,驱役有情入于三恶道,故称为使。

先明五利使: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此为五利使。

一、身见——也就是我见,我所见(就所缘之法,则谓我见和我所见,就能缘之迷情则谓身见)。不知身为四大假合,五蕴皆空,本无实我,妄执为我,是名我见。不知身外事物,一切万有,皆是因缘和合,虚妄不实,妄计为我所有物,是名我所见。合此我、我所二见,叫做身见,亦名我见。起信论云:‘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

二、边见——即‘断常’二边之见。由于有了我身而起我见,由我见而妄计我死后为断灭,这叫做断见;或妄计我死后为常恒不变,这叫做常见。因为偏执断的一边,或常的一边,所以说它为边见。

三、戒取见——取不合理之戒禁,修诸无益苦行。非因计因,非道计道——如外道之持鸡戒(学鸡之一足立),狗戒(学狗之食粪秽)等以为生天受乐之因,此谓非因计因;或修诸涂灰断食等之苦行以为涅槃之道,是为非道计道。因此,所以称它为戒取见。

四、见取见——以劣慧故,自负所见。非果计果,未证谓证,非究竟认为究竟——如凡夫外道之修行少为得益,实非圣果,又非究竟,便妄计为圣果,谬认为究竟;这叫做见取见。至于对其他种种劣事,妄计为最殊胜者,这一类也都是见取见的作用。

五、邪见——即不正见。不信三宝,拨无因果,妄计世间一切没有所谓善恶报应之事实。因是,恶不足畏,善不足为,恣意妄作胡为,造无间业,自误误人,此为一种极大之谬见,所以称它为邪见。

以上五见皆由迷于四谛理性而起的。

次明五钝使:

一、贪——即贪爱。见诸爱欲顺情之境则起贪著。所谓于五欲尘境迷恋不舍。

二、嗔——即愤怒憎恨的意思。谓对诸违情逆境上而起嗔恚,不能含忍。嗔之为害能使我人身心热恼,造诸恶业——小则于口舌上争吵是非,互相怨骂;中则于身体上用拳动武,殴打伤命;大则于心理上阴谋毒害,造出弥天罪恶。嗔之作用犹如猛火,能烧一切功德林,三毒中此为最厉害。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不惧哉!

三、痴——就是无明,乃心性闇昧而无智慧之谓。对于一切事理不能觉察,所谓不辨邪正,不知善恶,认假作真,以是为非,这都是痴的作用。总之,痴是一种无理智的盲动,一切烦恼都由它而起。连上贪嗔称为三毒,能毒杀一切有情的法身慧命故。

四、慢——就是贡高我慢,恃己凌人的意思。谓对于一切众生心起骄傲,不能谦逊。兹单拿学问来说,略有三种:一、比如他人的学历与我同等,一定要说我胜过他,这叫做‘我胜慢’。二、他人的学历比我高一点,一定要说与我差不多,这叫做‘我等慢’。三、他人的学历明明比我高得多,却一定要说不过比我高一点,这叫做‘我劣慢’。慢是一种最不好的心理,其为害是好像阻碍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拦路虎一样。试观古今人士,若干事件失败于慢字上者,实不可算数。

五、疑——就是疑惑,犹豫不决的意思。谓对于一切实事实理。心生疑贰,不能抉择,于一切善法正道疑而不信。疑是信的反面。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那末,疑之为害是会使人永远没机会接受佛法,永远不能行诸正道而修诸善法。你看,世人为多疑而失去机会,或误大事者不知多少。因为有这么坏处,所以连上贪、嗔、痴、慢、疑称为五种根本烦恼。

现在再来把它详细的说明:见惑一共有八十八使,即贪等五钝使和身等五利使的十使历三界而成为八十八使。颂曰:

苦下具一切  集灭各除三

道谛除二见  上界不行嗔

他的意思是说:欲界的苦谛下,是十种烦恼(十使)都具全的(苦下具一切)。集谛和灭谛,要除去‘身见’‘边见’和‘戒禁取’这三使,只有七使(集灭各除三)。至于道谛只除‘身见’和‘边见’两使,还有八使(道谛除二见)。以苦谛具十使,集灭各七使,道谛八使,成为三十二使。本来上两界也各有三十二使(色界三十二、无色界三十二),但因为它(上两界)是没有嗔心的,所以,四谛下各要除去四个嗔——四使,因此,每界只有二十八使,二界共五十六使,连前欲界三十二成为八十八使。列表于下:

          ┌苦谛—十使具全。

  ┌欲界─┼集谛—七使,十使中除身见、边见、戒取三使只存七使。

见│      ├灭谛—七使,同上。

惑│      └道谛—八使,十使中除身边二使而存八使。

八│      ┌苦谛—九使,十使中唯除嗔使而存九使。

十├色界─┼集谛—六使,十使中除嗔,及身见、边见、戒取四使只存六使。

八│      ├灭谛—六使,同上。

使│      └道谛—七使,十使中除嗔及身见、边见三使而存七使。

  │      ┌苦谛—九使与色界同。

  └无色界┼集谛—六使与色界同。

          ├灭谛—六使与色界同。

          └道谛—七使与色界同。

其次思惑共八十一品,它是以贪嗔痴慢四使合为一品,历三界九地——色界的四禅天四地,无色界的四空天四地,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六趣除修罗一趣,因为修罗通于五趣故)为一地,共成九地,每地九品,九九成八十一品。列表如下:

                        ┌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

  ┌欲界─五趣杂居地九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

思│                    └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

惑│          ┌离生喜乐地┐

八│          ├定生喜乐地│

十├色界─四地┼离喜妙乐地├四地每地九品共三十六品

一│          └舍念清净地┘          │

品│                                  ├贪痴慢(上界不行嗔)

  │          ┌空无边处地┐          │

  └无色界──┼识无边处地├四地每地九品共三十六品

              ├无所有处地│

              └非非想处地┘

以上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为三界生死的根本烦恼。小乘志在超脱三界生死,故毕生用力断此见思二惑,否则不能达到目的。断的次第:于见道位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一刹那中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这叫做初果须陀洹。次断欲界六品思惑叫做二果斯陀含(若断五品叫做二果向)。次断欲界九品思惑,叫做三果阿那含(若断八品叫做三果向)。次进断上二界八地,八九七十二品思惑,连前欲界九品共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尽,叫做四果阿罗汉(若断八十品叫做四果向)。

【注五】五味的譬喻:

涅槃圣行品的譬喻说:以牛最初出的乳味,次第成熟酪味,生酥味,熟酥味,最后成醍醐味。此五味正如释尊说法之次第——最初说华严,次说阿含、方等、般若、最后说法华、涅槃的道理一样。故天台以五味配五时。一、乳味——‘乳’是从牛初出,未经炼过,其味浓,喻大法不契小机——正如华严会上声闻不知大法,即前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故华严时喻如乳味。二、酪味——‘酪’是乳经炼后其味略淡,喻会二乘之权——犹如小儿正能承受此等味道,故阿含时喻如酪味。三、生酥味——‘生酥’是再经一次炼过,味又渐浓,喻二乘小机渐入大法,故方等时喻如生酥。四、熟酥味——又再经一次之炼,味又更浓,喻二乘已渐成就大机,有荷担如来大乘家业的希望——犹如小儿渐渐成人,不久堪能继承家业,故般若时喻如熟酥味。五、醍醐味——‘醍醐’,再经最后精细之炼,成为纯味无杂,喻如来所度众生,至此根机已经完全成熟,堪为荷负如来家业——犹如长子成人,可付家业,故法华时喻如醍醐味。这是一种很恰当的取喻。

附注竟 

自跋

真的,世间万事万物的生起都不出因缘二字,别的不要说,现在光来一谈本书问世的始末因缘。

民国三十年二月,我应大溪福份山斋明禅寺之请,讲演这部般若心经,在法会第三天,经题‘般若’二字刚为讲毕,正要继续讲解‘波罗密多’四字的时候,忽蒙该寺住持孝宗师偕曾秋涛居士等,来向我要求说:‘台湾向乏讲经机会,佛法罕闻,教义茫然,今赖师以开风味,此未曾有之法会,在座大众,虽皆踊跃倾听,惜未尽明了,弗获全益,若如风过耳,不免有负法师一片苦口婆心呢?我们虽曾事笔记,然皆记一漏十,不成全璧,敢恳法师不惜辛苦,牖诲后学为怀,每日编成讲义用誊写版印分给听众,俾目□耳闻易于领悟则得益较多,不知法师以为如何?’

我初则踌躇,继思以法利生乃衲子应尽义务,遂首肯之。惟惜身边无参考书,然事既承诺,知不能免,于是顿忘庸劣,穷竭心思,乃将生平所学宿习,于八识田中逐渐搬运,次第搜索,凭记忆力所及者,借了这支久不常用的颓笔,约略的把它写述出来——先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八字,用五重玄义分科判教的方法而演述之,提示全经纲要;次释译人,撮略其历史,俾知翻译法师之功德。后正解经文,用分合二法述之:先‘分释’,于经义要旨略为发挥;后‘合释’,唯随文直解,以便初学。或浅或深,或详或略,意在能够普及为目的。如是,日事宣演,夜编讲义,命学徒印心、觉心专事誊写,经十余天,法会圆满,讲义成篇,初以为逢场作戏,不敢灾及梨枣,后经诸方劝促付梓流通,情不能辞,也就仓促地付印问世了,这是初次出版的因缘。

其次民国四十一年六月,台中瑞成书局主人许克绥居士,及赖栋梁居士,曾两度来函说:要将拙著(心经要释)再为翻印流通。那时我觉得这本讲义是在日治时代写成的,当时受帝国统制下,其言论、思想不能自由,由于应付环境所然,所以本书中间有些地方所用的句子,已不适合时代了,诚有一番改订的必要。本来只想把那些不合时代性的文句,略为改换而已,后来因受几位弟子,一再恳请——变更现代文体。因此,为著内容充实些,我变动了其中多少层次,增加了多少意见,删改了多少文字。

说来真够惭愧,本来约定瑞成书局于一周间内交卷付梓,不料业重德薄的我,本书刚写成三分之一的时候,竟被病魔的侵扰——患了高血压,无法继续写下去,只好搁笔罢了。

不久之间,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来信要求本书既成之稿给该树登载,以飨读者,我嘱其当征得瑞成书局同意。因而,就将一部分已成之稿,陆续发表于菩提树。之后,瑞成书局曾屡次来函促稿,说:已有很多人预约了,当从速刊印为是,终因幻躯做不得主,一再延误,真是抱歉极了!虽曾几次抖擞精神,为法舍身,要来完成这工作,可是病魔却不给我同情,结果非但无所成就,反而增高了血压,不禁发出‘所愿难酬,奈何奈何’的慨叹声!于是只好乘著病魔向我攻势稍松的时候,偷偷地由五字十字,从一句两句,经过了十次百次,像记帐般的写成了这部很粗浅的讲义,真是贻笑大方,于病患中写出来的东西,忽略和错误的地方,当然不少,这是我最引以为憾的!希望各方大善知识不惜指导就是!

民国四十三年僧自恣日跋于南天台般若楼

Copyright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edbet官网西甲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